登日照河山

标签:
河山日照河山日照旅游旅游 |
分类: 随笔 |
2014年3日,我夜里从威海来到日照,上午在丁总公司了与员工座谈,下午没什么事,我提议去日照的最高峰去看看,于是,海峰和俊勇两位带着我来到了河山脚下。这里最出名的就是在山顶巨岩上刻着“日照”两个大字。也是日照的标志。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日照太阳文化源远流长。日照之名源自《隋书·地理志》,意为‘日出初光先照’,蕴涵着深厚的太阳文化意蕴”,
据考证,《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日照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大羿陵、老祖象、东方神龙、老母庙、石鸡、石椅、石磨、日晷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遗迹。莒县凌阳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现的大量太阳纹,都充分证明日照地区东夷先民的太阳崇拜传统。
河山“日照巨书”摩崖石刻为日照市标志性景观,河山以“众河之源 ”而得名,海拔628米,高度为日照东部群峰之首,其山势峥嵘,气势雄伟,而又俊秀俏丽,遍布古迹,处处胜景。
我们在山脚买了三张门票。售票的人告诉我们,要爬到山顶需要1个半小时,平时有游览车,现在旅游淡季,没有游览车了,只能靠双脚,我们就慢慢爬吧。这也是2014年攀登的第一个高峰,从山脚到山顶要10公里山路,还有400多米的山路靠攀登。路程还是比较远的。
先看见一个大印。这是中国著名书法家使用为这居字书法用的大印。孙鑫先生为北京亚运会书写了“雄风”巨字之后,于1991年6月24日,在日照一中体育场用一支75公斤重的巨笔,耗用250公斤墨汁,在一块3120平方米的巨幅白布上为日照电视台书写了台标“日照”二字。其后经过多次实际勘察,动用60 多人在百米的悬崖上工作了 246 天,将两字刻于河山悬崖之上。
一路上看不见任何其他的游人,我们相互鼓劲,逐步看见日照大字的影子。还有600多米的山路,这一段完全靠慢慢的攀登,还好现在已经修了木栈道,可以顺着栈道楼梯爬行,大约1000多个台阶,我们从南路攀登,最后一个冲刺。经过2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山顶。“日照”两个大字就在眼前。
巨书“日照”两字刻于山顶顶峰悬壁之上。 “日”字长20米,宽17.5米,“照”字长25米,宽25.5米。它是汉字摩崖石刻的世界之最,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一个人走到巨字的照的下面一点,只是如同一个小符号一般。
山上的风巨大,我们穿的衣服非常少,所以开始下山吧。同行的俊勇提出走北路下山,好,可是没有山路,所以我们顺着山上的小路,到达山顶,看见不远的山下有新修的栈道,但是到栈道并没有路,我们沿着岩石,向下攀登,没有路,我们就顺着岩石缝隙,终于到达栈道的边缘,再回头看看下来的山路,可以惊出一身冷汗来,我们胜利了,就是这样才叫爬山。
2014年的第一次攀登高山,以征服为胜利,以高度为起点,我即兴吟出诗一首:
登山会给人很多感悟,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感悟也是不一样的。小时候登山,不知道目标是什么,只知道跟着人群往上爬。到达顶峰非常高兴。青年时候登山,是寻找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将登山看作是一种自我挑战,是毅力的磨练,不到山顶誓不罢休。每一次体能极限作为一个考验,不管狂风暴雨,山顶是惟一的目标。
中年时候,我觉得更多的是在感悟登山的过程,目标方向明确,跨越这条崎岖坎坷的漫漫人生之路是需要的是勇气和毅力。
今天,我登山,除了勇气和毅力之外还需要智慧,一种可以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智慧,一种与自然结合的大智慧。一种豁达和自然。人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肯攀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