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玉蟾宫

标签:
玉蟾宫文峰山海南玉蟾宫道教南宗白玉蟾传统文化袁天沛旅游 |
分类: 杂记 |
7日上午11点。我们从海口动身,准备到定安县的玉蟾宫拜访。同行的有海南的吴总和从法国巴黎来到陈大隆先生,他是世界华人协会法国分会的会长,6日下午到达海口,听吴总说有机会参观玉蟾宫,对于长期在法国生活,熟悉佛教文化的他,一生中还是第一次参观道教寺庙。
海口正下着暴雨,但是吴总讲没关系,可能到玉蟾宫就没有雨。我们车行一个小时,沿海口到三亚的东线高速。没有多久,就可以看见文笔峰的玉蟾宫的指示牌,下高速向南直行不久就是文笔峰了。
远处看去,玉蟾宫坐落在文笔峰,整个道教建筑依文笔峰南坡的自然走势而建,大致在子午线玉蟾宫诸殿上。以南坡自然走势为中轴线,以峰顶巨石及制高点为背景依托,以东西两侧为双翼,以园林艺术点缀、绵延于古建筑群之间,整体布局生动、和谐。
正好到达玉蟾宫的大门。玉蟾宫道教管委副主任张一友道长早就在庙门等候着,我们曾经在北京见过,道缘吉祥,这次在海南相见非常高兴。
安县文笔峰山麓,是道教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最终归隐之所。玉蟾宫是道教在海南唯一的合法庙宇,被道教奉为“南宗宗坛”。
张道长已经备好茗茶,我们稍微休息,就被专车接到玉蟾宫东门的道家素菜餐厅。一顿丰盛的素菜,做工精细,非常适口。饭后我们开始参观。
玉蟾宫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由祈求平安的慈航殿、和合姻缘的月老殿、嘱照本命的元辰殿、开启智慧的文昌阁、健康长寿的药王殿、发家治富的财神殿等近20座殿堂组成。建筑结构完整、风格鲜明,系统地展现了道家主题文化特色。殿宇美轮美奂、雕刻精妙绝伦。
我们来到元辰殿前。这应该是世界最大的元辰殿。首先参观了妈祖殿,里面供奉妈祖,二郎神和路神,实际上掌管海陆空的交通守护神。
妈祖:海神,无论您或您的亲人朋友出船旅行、出海捕鱼或是嬉戏水中,请虔诚的拜一拜,了却一些担心,也少一些忧虑。二郎神和路神:坐飞机的拜了,保佑来回路程平安。开车的拜了,保佑驾驶平安。出门在外的拜了,享受到一份旅途的安全感。大家来到玉蟾宫游玩也好,来求神还愿也好,都是出门在外。拜一拜,保佑出入平安,让自己放心,更让家人安心。
文昌阁:文昌帝君和魁星神君。如果您要参加高考了,如果您想晋升,如果您还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要来此一拜必能成就功名利禄。有这么一位神仙助你一臂之力,你还会担心什么呢!
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是历代皇帝都要朝拜的神仙。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论他们初登皇位,还是如日中天可以留名千古之时,都不会忘记去泰山告天功成,去泰山娘娘面前祈求和保佑他们的江山社稷。
元辰殿由三层的圆台楼宇建筑组成,供奉斗姆元君及六十位本命神(六十甲子),五方帝君。
中间的斗姆元君。应该说是世界最大的斗母神像,她是道教崇拜的女神。道教说他是北斗众星的母亲,据说原来是龙汉年间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由於一个春天在花园游玩有感悟,生下九个儿子。长子为天皇大帝(即四御之一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次子为紫微大帝(四御之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余七子分别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即北斗七星。斗姆既为九星之母,当主天地万物之生。
在道教中,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许多道教宫观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阁”,专门供奉斗母。她的形象是三只眼,四个头,八只手,手中分别拿著太阳、月亮、宝铃,金印,弯弓,矛,戟等作战兵器或法器。
五方帝君即东方青帝灵符,南方赤帝文祖,中央中黄太一,西方白帝显纪,北方黑帝玄拒,是五行精气之神。
元辰殿:又称六十甲子殿。元,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时日的意思。元辰神灵是中国的年岁神灵,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年运有关。中国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结束,以六十为一周,故也称六十甲子,后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从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灵是星神,故也称太岁神。
在民间,指人们把某年在六十元辰中所对应的太岁神称为当年的值年太岁,本人出生之年的所对应的太岁神称为本命太岁。信徒礼拜本命太岁,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的仪式,就称为顺星。
太岁神的奉祀,据杜佑《通典》载,北魏道武帝(386—409年在位)时,已立“神岁十二”(即十二个太岁神)专祀。《春明梦余录》载:“明供武(1368—1399年)七年(1374年)甲寅,令仲春秋上旬择日祭太岁。”说明从北魏时,每年要祭祀岁星,并且还专门设有祭祀岁星的祠。
自元明以后,最高统牿者设专坛祭祀太岁神,并常与月将日值之神并祭。因岁神为值年之神,掌人间一年祸福,又称“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后来道教又把太岁称为大将军。《神枢经》云:“大将军者,岁之大将军也。”故《正统道藏》中称六十年太岁神均有真名实姓,且皆有神历。如今道教宫观甲子殿中供奉的六十位太岁神,神采各异,巧夺天工。
这个元辰殿中也摆放了60张床,正好代表60元辰的神位,现在每当年岁守夜时,都有信徒们在这些床上守太岁。
从元辰殿出来,我们爬山到达主殿堂玉蟾阁。这里敬奉南宗五祖白玉蟾,基本造型为八角形楼阁,其飞檐、重檐辅之以灯光,在夜间可以见到道经所述天宫“八角垂芒”的景象,其建筑风格为玉蟾宫建筑的特色代表。
玉蟾宫诸殿,环绕在文笔峰周围。生动是整体有腾飞之意,站在峰顶俯瞰,会让人产生驾鹤腾云之感;和谐是古建筑群疏密合度,庄严与亲和相互映衬,建筑与园林互为补充,能拓展游览的观赏空间和想象空间,无重沓之感。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道教的南宗兴起于两宋时期,是以内丹修炼为主,以雷法行持为辅的道教宗派。放在宏观道教史的角度来看,南宗以义理精深、修持真实的内丹学,充实、改造南方以符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道教,体现出宋以后道教发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在文化上具有强健的生命力。
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神仙不仅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修行的目标,是通过修行所能够达到的超凡入圣的境界。由凡人修炼成神仙,必须有一整套方式方法。在道教史上,这套方式方法有些是各个时代都通行的,如积功累德、信仰三宝等,也有些具体的修炼技术,是带有时代特点的,如秦汉时流行祭祀求仙,魏晋时盛传外丹、服气等方术,自唐宋以后,则以内丹修炼为主流。盛唐至五代时,内丹修炼方法不仅受到各派道士的日益重视,而且也受到教外养生家的重视,创作出许多探讨内丹修炼方法的诗词、歌诀。而内丹学发展的一个公认的划时代标志,是南宗初祖张伯端所撰写的《悟真篇》。这部由系列诗词组成的内丹经典,既排解了内丹学与各种修炼杂术的纠缠,使内丹学从不胜枚举的方术中凸现出来,也从理论上使内丹修炼升华为性命之学,即关于身心健康的体系化学说。
张伯端的《悟真篇》丹法,经四传而至白玉蟾,不仅其性命之学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与当时南方流传甚盛的雷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教区教团予以推广,使内丹学的发展依托于更规范的宗教组织、传度形式,从而创建作为一个道教宗派的南宗。元明时期,南宗主要是作为一个丹道文化体系在教内外流传的,虽然南宗的传衍不及北宗全真派隆盛,但由于南宗丹道文化的影响广泛而且深远,所以自宋末元初以降,教外学者如虞集等人,就以南宗与北宗全真教派对称,以同出钟吕而宗分南北,彰显南宗丹道文化的影响。
南宗与北宗一样,都出于神仙钟离权、吕洞宾以及刘海蟾的传授。最早提出南宗传承谱系的人,就是其实际创立者白玉蟾,可见于其所作《谢张紫阳书》。综合相关资料,将南宗传承谱系列为下
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一说福建闽清。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玉蟾宫的观音殿,有三尊观世音的汉白玉雕像。观世音在道教中称为慈航道人,据说她是先道后佛。本为道教神仙。文献记载,观音是北阙国妙庄严王三公主,名妙善,潜心修行,终成正果,玉帝赐封为“大慈大悲求苦求难南无灵感慈航道人”。慈航道人是代表关爱精神、悲悯情怀的尊神,以母性光辉慈爱万物,佛教传入中土时也将慈航道人供奉至今,尊称观世音菩萨。此殿的建筑风格体现出清雅高贵、慈善亲和的特点
在印度的传说中,观音原是男身大丈夫相,居于洛迦山。到了中国,人们感念其悲悯情怀,兼具人间女性的光辉,所以赋予观音女性的身姿,并称之为“观音娘娘”。据记载,观音是北阙国妙庄严王的三公主,名妙善,潜心修行,终成正果。道教信仰、供奉观音,并称其为慈航道人,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结晶。所有道教宫观供奉的观音神像,一律为慈祥的女像。。道、佛二教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
下山一路经过二天门和一天门,最后来到广场。张道长请我们到香道馆里品茶,闻香。
同行的吴总和陈先生都是第一次品香,他们非常喜欢。
张道长给我们介绍了海南玉蟾宫已经举办了两届“南天情”爱心公益活动,联系爱心企业20多家及多位爱心人士,共资助了556名孤儿及73名孤寡老人。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多个扶贫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赞赏。2010年12月,玉蟾宫还荣获了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文笔峰道教文化苑景区以南宋建筑风格为基调,环绕文笔峰山体建设了大量仿古建筑。壮观古朴,气韵万千。
无论您带着怎样一份心情踏进玉蟾宫,无论您来神灵前祈求什么愿望,也无论您是游客或是信士,当您沉醉于殿堂内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时候,一种满足感便会油然而生,直至心田。
下午5点,我们告别玉蟾宫,告别张道长,返程回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