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2011-10-29 18:50:54)
标签:

穹窿山上真观

上真观

苏州穹窿山

袁天沛

杂谈

分类: 杂记

这也是第一次来穹窿山,主要来看看武当传人游理宗,他已经在苏州穹窿山道院工作两年,我一直想来探望,但是总没有机会到苏州,这次就算是专门探访吧。

 

没来穹窿山时不知山的灵秀,没到上真观不知江南第一道院的雄伟。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穹窿山, 穹窿山,因其山势高峻深邃,故名穹窿,地处苏州城西二十公里的藏书镇内,穹窿山占有苏州的多项“第一”,高度第一,穹窿山以341.7米雄踞太湖东岸群山之冠;

 

历史悠久,翻开它的历史,有过辉煌与衰败,更涌现过神奇的道教人物,被誉为"穹窿福地".。上真观选址很有特色:面向苏州古城,背靠小王山,东邻佛教名山灵岩山,南与香山桃花岭等诸胜同脉毗邻,峰峦连绵起伏,犹如游龙翻腾之状,气势磅礴。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道观依山势而建,气势宏伟,与自然巧妙结合。观内主要建筑均沿中轴线排列,从东向西,由低至高,都为单檐砖瓦纯木结构。山门正中悬挂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穹窿山”横匾和“上真观”竖额;出山门殿向上,是一幅青石九龙巨壁,显示出这里作为曾经的皇家道院的巍峨气象。

 

相传,神农氏的雨师赤松子曾在山上炼丹修道,羽化升天;汉代名臣朱买臣在密林深处有他当年的“读书台”;宋代名将韩世忠曾隐居此山宁邦寺学禅,现留有“孤峰皓月”摩崖题刻;明建文帝“逊位”后逃出南京隐居积翠庵,后人称“皇驾庵”;明永乐帝军师姚广孝洪武年间曾退隐海云庵;近代名贤李根源买山葬母并在此建“小隆中”;近代高僧高鹤年游历中国名山大川,最终隐居穹窿山茅蓬寺。穹窿山还集道家文化与佛家文化、儒家文化、兵家文化于一体······

 

于是,穹窿山被誉为“兵学圣山”和“智慧之山”。兵学圣典,也从穹窿山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的智慧宝库

 

穹窿山上真观历史悠久,据《穹窿山志》载,汉代初元年间,出身望族的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上穹窿山修炼皆得道,合称三茅真君,曾修茅君殿,留有"断碑"残迹,至汉平帝时,始建道院。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道教称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  

  

三茅真君原来是出生在咸阳南关的三兄弟,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服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这是游玄德道长写的道字
   

南北朝时,民间则传说三兄弟俱成神仙。《汉武帝内传》说茅盈在汉宣帝地节(前69—前65年)四年(公元前66年)受黄金九锡之命,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他的二位弟弟也都列入仙班,分别被封为“定录君”和“保命君”。宋时,宋太宗、真宗封他们为“真应真君”、“妙应真君”和“神应真君”,统称“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后世称之为“三茅真君”。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现在供奉三尊神像,分别是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因为茅盈得道最早,据说当时才18岁,就已成了仙人,从此容貌不衰,就一直保持年轻人的样子了。后来他又度两位弟弟成仙,他们那时已是中老年了,胡须满面,两弟弟反倒显得老了点。


据《光福志》,宋天禧年间,真宗诏天复废业重建穹窿上真道院为观。"天复"为唐昭宗年号,可见在唐代穹窿山已有道观。南宋时,敕平江西郊拓地八百亩创朝真观,穹窿山上真道院沈道祥为开山之祖。元末,殿宇遭火焚而毁。

 

明初,穹窿山有上真观,殿宇颇多,香火极盛。清初顺治年间,穹窿山著名道士施道渊栖穹窿山茅君故宫,鸠材修葺殿堂,不数年,初其建筑群体。施曾从王常月受戒,为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后改宗正一,开创穹窿山支派,于是声名显赫,四方征请。(《金盖心灯》)顺治十五年,敕赐上真院额,康熙初年又修筑上帝、三茅二殿及诸配殿,建井泉于山门。五十三年,重修各殿。六十一年有三茅真君埏嗣以自置田捐献,为永远修建之费。乾隆年间,又有郡人修上帝、三茅二殿,有姓金者捐建大士阁。

 

乾隆元年,有里中富人重建仙师门楼,置修葺田入其院。七年又有里人捐修各殿。据《玄妙观志》载:清初顺治间,龙虎山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游访穹窿山,清廷赐额"上真观",并赐穹窿山道士施道渊号"养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师"。清顾诒禄《铁竹道人画像》云:"时吴中道院之盛,首推穹窿。郡城玄妙观,殿宇巍然。年久殿倾,太傅金文通公延请道渊主观复修。"可见当时穹窿山之盛已超过了玄妙观。

 

隆皇帝六次南巡,都次去了上真观,曾留诗赞曰:"震泽天连水,洞庭西复东,双眸望无尽,诸虑对宜空;三万六千顷,春风秋月中,五车禀精气,谁诏陆龟蒙。"此诗镌刻立碑于穹窿望湖亭中。

  

清朝末年,上真观殿堂轩阁,有房二千余间,分三十六房分管,有宫殿轩阁堂四十余座。如天妃宫、祖师殿、玉皇殿、三清殿、三元殿、三茅殿、关帝殿、纯阳殿(吕祖殿)、雷齐殿、灵官殿、玄帝殿、文昌殿、太乙殿、神虎殿、星宿殿、神农殿、龙王殿、天将殿、送子殿、五土殿、花殿、东岳殿、四将殿、火樨殿、蛇王殿、乐王殿、财神殿、火神殿、三星殿、都土殿、如意轩、斗姆阁、魁星阁、华仙阁、七仙居、餐花居、吉禅房、养和堂等等。这些殿宇星罗棋布,建筑宏伟;堂内神像,塑造精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民国时,穹窿山道教殿宇除关帝殿、龙王殿、吕祖殿、财神殿等外,其余均毁于大火,据穹窿山老法师姚卧松所述,抗日战争期间,穹窿山上真观尚有道士二十余人。"文革"时,殿宇全部毁坏。

  

在穹窿山三茅峰的制高点上有座望湖亭,站在这里,36000顷太湖72峰尽收眼底。当年乾隆六次驾临穹窿山每次必到望湖亭,领略湖光山色美景。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穹窿山是乾隆六次祈福的地方。一棵有着240年历史的广玉兰是乾隆第二次到穹窿山上真观时亲手种植,2000米长的乾隆登山御道被喻为苏州最美丽的登山路径,此外还有乾隆为感母恩双膝跪出的双膝泉和后人在旁所建的凝慈孝亭。望湖亭中的御碑,雕刻着乾隆六次上穹窿山所留下的诗句,这也是乾隆六次到穹窿山祈福并非传说的最有力证明。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现在道观虽然是最近才恢复的,但是所有建筑都是精品,建筑宏伟,气势磅礴。造像刻画精细,栩栩如生。

 

我们在游理宗的陪同和讲解下,了解了穹窿山的文化,了解了穹窿山的历史。

 

在主观建筑里,虽然神像才刚刚完成,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在第一层看见了刚刚完工的玉皇大帝神像。非常雄伟。第二层是元辰殿,有六十甲子的神像,第三层是三清殿,这里也是穹窿山最高处,从这里向窗外望去,可以看见远处的苏州,太湖。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玉皇大帝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三清天尊

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天尊”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中间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尊。

 

右边位于三清之中第二。 灵宝天尊,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全称为“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又名太上大道君或灵宝君。

 

左面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即老子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在这里是用太极形成的九宫阵,如果你对八卦和九宫了解,可以一次走完九宫阵,然后对着九龙行拜。这里以前也是乾隆皇帝在这里为民祈福的地方。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财神殿里,供奉无路财神,正中是赵公明。我们在这里捐了钱,据说将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我的名字应该在第30快石碑上找到。

 

这块碑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题词:江南第一道观。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旁边是文昌殿,是文昌帝君的神像。

 

最后我们又拜的天师殿,这个天师殿里有三尊神像,中间是龙王,左面是张天师,右面是是雷公,可惜这里的牌位给放反了,在雷神像前摆了张天师道牌位。

 

我们每个殿都进去参拜。

 

访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中午我们在上真观旁边的一个餐厅吃饭,这里才领略了真正的苏州美味菜肴的味道,烧出的菜美味可口。这里还可以住宿。真不错,下次到这里,一定住上几天。谢谢了理宗,让我们看见这样的好山好庙和神仙喜欢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苏州西山岛
后一篇:老母亲生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