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东山寺

标签:
织金东山寺织金历史名城旅游织金古建筑群贵州杂谈 |
分类: 杂记 |
织金东山寺
从财神庙出来之后,我们在文物局杨军先生的指引下,穿过了一条古老的街道,据说这条街道就是叫织金街,织金县的由来就是由于此名字而得。古老街道上有很多家商店是买砂锅和陶器,天下着小雨,街道上到处都是泥泞,很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还不错。
老街上有许多值得仔细看的东西,但是时间不容我仔细欣赏,快快走吧,我们目的地是东山寺。
在县城东0.5公里处,一山拔地而起,高出地面60余米。山上林木葱茏,藤蔓荫深,遮天蔽日;山势险峻,三面均是悬岩,只西面有一曲径可以攀登。山腰有一寺庙,就是东山寺,
这个东山寺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后多次重修。坐东向西。依山就势而建,由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观音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前殿、正殿。这个庙可能原来是属于净土宗的。
进了山门,左转向上登山,首先来到前殿。前殿亦系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四角翘首,阔21.52米,深8.72米,前有斜形靠背栏杆走廊作上山通道,如悬空楼阁。现在主要佛事活动都在这个庙内进行。里面供奉这三世佛。佛像都是新请来的,现在的主持是位从山西五台山来的禅宗弟子,名字叫释博渊。已经在东山寺修行很多年了。现在寺里的香火还非常兴旺。有很多居士在做功课。
前后殿间左厢为钟楼,构成梯级四合天井。钟楼内原悬铁铸大钟一口,日暮方击,钟声悠远可达20公里外,故名“东寺晚钟”。现在寺庙正在进行钟楼的重建,已经投资20万元,在江苏铸造了一口新大钟,现在钟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建好。估计今年年内,东山寺就可以恢复“东山晚钟”了。
正殿“梵帝宫”,系5间并排悬山式木结构建筑,通阔18.71米,进深7.75米,9架梁,木浮雕花枋支撑,瓜柱雕各式花纹图案,青瓦屋面。
寺后左侧30米处有一洞,洞前有观音阁。阁前俯瞰,全城尽收眼底,夜景尤为壮观。寺阁间有108级曲折石径相通,石径左沿栏杆由108节石龙构成,龙头高扬,龙随石径起伏,蜿蜒而上,尾起于寺后,头达于阁旁,全长58.5米。是历史文物。
东山由大理石与石灰石相间构造,山上溶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即观音阁后的慈云洞,洞内钟乳形似观音。中层一为打拳洞,洞内宽敞平坦,乃昔日僧侣习拳练武的地方;二为穿洞,洞口西向,从东山寺左右侧入,东通后山上入打拳洞,洞径南壁中部有窗洞开于绝壁,引光入洞便于穿行。下层由大小不同的溶洞组成,分布山麓东南一带,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我从洞中穿过,来到后山,然后有继续向洞内前行,洞太深,一个人不敢走了。
山上石刻壁题共16处。其中,清同治年间军门提督赵达庵题的“佩剑披云”字大如斗,笔力遒劲,醒目壮观;民国时期织金县长王佐题刻“出岫云蒸”圆润浑厚,笔法欧苏。还有多处小字石刻,亦足供观瞻和研究。
寺内主持释博渊看见我们到来,非常高兴,正好刚刚结束早功课,所以立即迎上。我们相互一交流,原来都是同道之人,我对禅宗应该来说非常熟悉,禅宗中我最熟悉和敬仰的就是本焕长老。他长住深圳的弘法寺,去年初我还专门到深圳拜见他,并一同照了像,他告诉我已经102岁了,今年应该是103岁了。博渊法师告诉我,他每年都几次到弘法寺去拜会本焕老和尚,对本焕老和尚也非常敬仰。说到着,博渊法师从后面拿来刚刚从弘法寺请来由本焕长老用鲜血书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给了我们每人一册。太珍贵了。我们真幸运,也太有福分了,这就是缘分。
我们上完香后,博渊法师请我们来到他的禅堂,亲自为我们泡茶说禅,大家好像相互非常熟悉,可能这就是渊源吧。高兴直至,我请博渊法师给我题词,他欣然答应,给我写道:
织金东山寺 释博渊
随后,他又从后面取来一本书,是禅宗虚云老和尚写的开始录《应无所住》,这本书非常著名,是虚云老和尚亲写并指导的参禅要旨,提起虚云老和尚的大名,佛门四众莫不如雷贯耳,油然生起崇敬之心。老和尚一生充满传奇,高龄一百二十岁始圆寂。他在世之日,就是一部活的中国佛教近代史。我在几年前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六祖寺方丈传正法师曾经送给我虚云老和尚的著作,我当时看了一些,特别是参禅要旨,写的非常清楚:要明心见性,要去掉自心的污染,识见自性的面貌。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的德相。这句话我还记得。
博渊法师在书前写道:禅茶一味。我好好也悟一下吧。
在东山寺与博渊法师谈了很长时间,谢谢他的禅和茶,也谢谢东山寺很多的居士对我们热情的招待,博渊法师要请我们在寺内用斋饭,可惜我们已经有约了,只能等以后再来拜访了。
禅堂里的磬声又响起来了。法师又要带领弟子们诵经了。我们就依依不舍的告别东山寺。
东山寺这副对联已经留在我的脑海里了
再见了,有缘,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