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飞的微博
石飞的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99
  • 关注人气:1,8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飞:【儿时纪事】偷馒头

(2020-05-04 15:45:24)
标签:

文学

分类: 散文

石飞:【儿时纪事】偷馒头

偷馒头

  作者:石飞

  我向来害怕过“5.4”,每到这一天,我就会惶恐不安,被60年前过青年节偷馒头的记忆鞭挞,愧赧无限。

  1960年春,我在睢宁中学念一。那年头,一天到晚,一夜到亮,一年365天,闹心伤神的,全是一个“饿”字。“饿”,梦魇鬼魔般地折磨着摧残着戕害着吞噬着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

  第49个“5.4”纪念日,就是在这种饿魔肆虐的社会大恐怖中降临的,况且时值“青黄不接”,古来就有“椿树一冒纂(发芽),穷人饿翻眼”的民谚。这一天,全校24个班级的《5.4专刊》的内容都是“批判吃不饱饭的反动谎言”,其中最赋“杀气”的是高二(2)班的专栏,批判该班学生汤某的作文《我真的很饿》——看看睁眼说瞎者的反动嘴脸!该学生后来被以思想反动、恶毒攻击社会主义的罪名开除学籍。

  下午分班级学习讨论,被誉为“小铁嘴”的班级团支部书记作“大好形势”的思想教育,批判“吃不饱饭的谎言”。末了,他铿锵断言:“我相信,在我们的班级里,‘吃不饱饭的谎言’绝对没有市场!”并且威吓地吆喝道:“肚里饿的举手!”出乎他之所料,还真的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那个同学当即被铁嘴支书拽上讲台接受辩论。辩论者,批判声讨也。面对大家的上纲上线的唇枪舌箭,那个同学嚎啕大哭道:“黄豆粒粒黄,人心不一样哇!你们平时都叫唤饿,怎么今天肚子都饱了?!”

  当时城里人每月口粮24斤,中学生每月30斤,在缺乏其他副食品和任何营养品补给、鱼肉禽蛋食油极其稀缺难得一见的情况下,一天一斤口粮对于正需吃壮饭的青年学生来说根本“无济于饱”。农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一天2两救济粮,稀汤都喝不匀,“鸡猫狗种全吃绝,野菜树皮啃精光”是普遍情况,农村的学生则常常带些杂七杂八的野菜应付,饥饿熬煎的程度可想而知。

  上完两节晚自习课已是晚上8点半,铁嘴支书叫我与他一块回家。我俩住在一个机关大院,在同一个机关食堂吃饭。到了铁嘴支书家(他爸是局领导,住套间宿舍,也吃食堂,屋里除了床铺,没有任何炊具和生活用具),他说他爸出差了,让我在他家睡觉。过了一会,他问我肚子饿不饿。我想到下午辩论会的场景,犹豫地瞅着他,不敢吭声。他笑了:“说实话,肚里饿不饿?”我见他脸上有笑意便大了胆,就捂着胸口说,实在太饿了。

  于是支书说:“去食堂偷馒头吃吧。”我说食堂门锁上了,怎么进得了。他说,他中午吃饭的时候,已经把窗户的插销拔开了。我俩来到食堂的窗户前,他轻轻地推开窗扇,叫我爬进去。我个子矮上不去,他连搓加抱把我送了进去。那时候粮食供应是粗细搭配,多数是玉米面、高粱面和山芋干面,少数是大米、白面细粮。我在笼里摸了好大一会才摸到四个白面馒头,漆黑一片,全凭感觉,白面馒头柔和。支书接过馒头先跑了。我好不容易才从里面爬出来。待到我回到他家时,四个馒头已经被他吃了三个。那馒头是三大两一个,看来他也是饿极了。他把剩下的那个馒头递给我:“你个子小,吃一个差不多了。”

  回忆起这桩丑事,有一种椎心裂肺般的痛楚和悲哀。并不是因为做了小偷而感到羞耻,2600多年前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伟大政治家管仲就说过“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饥饿难耐无助、求生欲的驱使下,偷一点充饥的食物,算什么耻辱呢?有部影片名叫《天下无贼》,不过,到了无可奈何,食不果腹,生命难以为继的时候,“天下皆贼”就会成为常理。

  而让我伤悲和抱恨终生的是,我和我的同代的人,从青少年时候起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强制性的“说假话”教育,服从组织意图说假话者,平安无事;悖逆组织意志讲真话者,即沦为“另类”,甚至招致打击惩罚。这种邪恶的强制性的教育一直大张旗鼓的延续,到了十年革浩劫时期,达到登峰造极,以致“不说假话做不成人”、“不说假话办不成事”成了普世观念,诚实守信的传统被破坏殆尽。任何美好的东西,破坏容易恢复难,精神道德层面上的尤为如此。

  回忆一下青年节做贼的经历,也是对“5.4”的一种纪念。这种纪念,是我个人的忏悔,也应该是社会的忏悔。五四运动意义的精髓在于思想解放,惟有不断地忏悔和总结,才能不断地发扬五四精神,促进新的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石飞:【儿时纪事】偷馒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