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 |
分类: 寓言 |

曹操甩锅(修改稿)
作者:石 飞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说,曹操亲率17万大军征讨袁术,出师不顺,受阻月余,粮食将罄,不敷支散。粮仓官王垕禀报曹操:“兵多粮少,怎么办?”曹操说:“改用小斛发粮,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说:“这样做会引起众怒。”曹操说:“我自有办法。”王垕只好遵命改用小斛发粮,果然怨声沸腾。曹操安排密探打听到这个情况后,召见王垕:“我想借你一样东西,用以平息众怒,你可不能吝惜呀。”王垕问:“丞相想借何物?”曹操说:“借你的人头。”王垕大惊:“我没有罪啊!”曹操说:“我知道你无罪,若不杀你,军队就会哗变。”曹操说罢,未容王垕再言,当即招呼刀斧手将其推出,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并出榜晓示:“王垕擅用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嗣后,军众不仅消除了怨恨,而且盛赞曹操治军严明,肃贪果断,效忠效命情绪骤涨。
1800年过去了。一天,王垕终于寻找到了曹操。时过境迁,阴阳两界,曹操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在阳间称王称霸的威风,也只是一团黑气而已。王垕凭着嗅觉,还是把蕴含邪恶气息的曹操辨认了出来。羞辱之耻,砍头之恨,一股脑地涌上心头,王垕扑上去,一把扯住曹操的胡须,厉声喝斥道:“奸贼,你还认识我王垕吗?”
曹操吓得连打激灵,自知躲避不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连忙拱手赔罪:“王垕兄弟,都是孟德不仁不义,拿你性命胡作非为。”
“你知道,这一两千年,我是怎么熬的吗?天天寝食不安,百思不得其解啊!”王垕用劲顿了顿手掌中的胡须,继续发火,“军粮不足,与我小小的管粮官有何责任?”
“兄弟无过,全是我曹阿蛮失误所致。”
“改用小斛发粮,是不是你的口谕?”
“是我叫的。”
“克扣军粮犯大忌,你身为统帅,比谁都明白。”
“是的,是犯忌。”
“那你为何还要唆我这么做?”
曹操觉得难言,叹了口气,不再作声。
“怎么?想装哑巴!”
“那,那,那是我故意设圈套。”
“奸贼,你实在是坏透顶了!有设圈套陷害自己部下的统帅吗?天底下找不出第二个!”
“我也是不得已而为。”
好你个奸贼,竟然妄说“不得已”,好像他有多大苦衷似的。王垕越想越恨,又拽住曹操的头发,将他按在地上,厉声威赫:“今天若不说清楚,就拉你去见阎王爷,把你打入18层地狱。”
“好好,我全说。”曹操浑身颤抖,给王垕双膝跪下。
王垕知道曹操逃不掉,便松开手,让他慢慢交代。
“什么大局?为的全是你自己。”
“不,不,甩锅的确是大局的需要,这是门学问……”
“无耻!”
“甩锅不是无耻哇,是雄才大略,深谙此道,方可治国统兵。”
曹操夸夸其谈,全然忘了自己的尴尬窘境,竟然沾沾自喜地笑起来。
主簿杨修早已站在一旁,他听得不耐烦,更无法容忍仇家的得意忘形的丑态,照着曹操的屁股猛踢一脚,破口大骂:“曹阿蛮,你窃国专权,诿罪掠功,华詡恣纵,造孽甩锅,恶贯满盈,时至今日,仍不思悔悟,如不严惩,天地难容!”
曹操连忙掉过身子,不停地给杨修磕头:“德祖兄弟,是我冤杀了你。”
“都怪我瞎眼,跟错了人,误上了你阿蛮的贼船,糟蹋了满腹经论,白搭了宝贵性命。”
“德祖兄弟,阿蛮知罪!”
“曹阿蛮,你枉杀的人太多了,不计其数哇!”王垕又踢了曹操一脚。
杨修拍拍王垕的肩膀,说:“和这种奸佞邪恶的甩锅贼,无须枉费口舌,要让他到18层地狱反省!”说罢,两个拖着曹操直奔阎王殿而去。
后事如何,有待阎王爷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