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飞:蹩脚的剽客

(2018-05-30 18:24:49)
分类: 杂文时评
蹩脚的剽客

  作者:石飞

  此“剽客”,非彼“嫖客”。两者虽然皆属非法行为,却有明显区别。后者是以占有异性肉体为目的,前者系指侵犯他人著作权;后者多为“钱肉交易”,不涉强行窃掠;前者则属贼行抄袭。若论恶劣程度,“剽客”比“嫖客”更胜一筹。不管作者为何方人士,姓啥名谁,男女老少,鼠标一点,就把人家的作品窃为己有了,大名一署,名利双收。何其轻松惬意哉!即使被发现了,多数人也不屑为一篇文章被剽窃,劳心费神,诉诸公堂,而是不了了之。嫖娼可就不同了,公安紧盯不舍,一旦抓住,不仅要罚款,还要蹲监。由于打击力度不同,故而“剽客”远比“嫖客”猖獗。国家应该强化对“剽客”的打击,除了被侵权人依法诉讼,法院依法处罚外,还要建立“信用机制”,对于证据确凿被认定犯有抄袭剽窃行为的人,要列入“诚信黑名单”,广而告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媒体禁止发表其作品,以示惩戒。同时,所在单位要给予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倘果能如此,“嫖客”必将逐步减少。

  据作家朋友圈反映,作品没被剽过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防不胜防,神不知鬼不觉自己的作品就被剽客掠窃了。日前,我又被“剽”了。过去,多次遭遇过,知道下落的,打个电话,人家认个错,也就算了;多数干脆不管,装作不知道。这一次,我决意与这个文贼没完!因为,他剽窃了我的作品,不仅不认账,反而倒打一耙,说我抄袭了他的文章。

  对于他的剽窃行为,我原本并不知晓,完全是他“贼喊捉贼”暴露了自己。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苏北县政府部门工作,家里养过一段时间狗。这小狗很可爱,活泼逗趣。我就以它的真实的活动情况,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做《小石头》。左邻右舍以及单位同事,都知道我家养个“小石头”。文章不算长,正文只有1409字。记得,当时家乡的县报和市报都发表过。继而收入《石飞文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346页)。后来,我把该文发给人民网,2003年8月8日人民网将之编入“石飞文集·散文”,现在仍然可以查到。

  2017年10月18日,我将《小石头》动了个别字句,发到自己的公众号上。意想不到的是,7个月之后,2018年5月27日,有个标明“绍兴移动·莫刚强·85282183”的人,在公众号《小石头》留言中说:“你抄袭我的作品,我可告你侵权!”我当即回复他:“你是典型的贼喊捉贼!无耻至极!”

  这是凭白无故地往人头上扣屎盆子啊!文艺界有个共识,抄袭剽窃是一种奇耻大辱的丑行。我忍无可忍,拨通了留言上的电话。我努力抑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耐心地给对方解释:“《小石头》是我20多年前的文章,公开发表过,并入选个人文集,不存在抄袭你作品的问题。”他毫不认错,仍然一口咬定,说我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还肆无忌惮地粗口伤人。

  对于这种恬不知耻的剽客,良言相劝已经没有意义了,只有用事实驳斥。我向浙江绍兴媒体及作家界作了查询,答复都说,根本不知道有“莫刚强”这个写作者。

  后来,我“百度”到了答案。原来,莫刚强在其美篇中,2017年12月10日发了篇《小石头》。我将莫刚强的《小石头》,与我入书和发表在人民上的《小石头》,逐句逐字地详读两遍,不仅字词全部一样,连标点符号也完全相同,并且两者总字数都是“1409”。要说不同之处,惟有篇末所注的写作时间有别。石飞的为“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三日”,莫刚强的为“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三日”。就以这个时间,石飞也在前面,比莫刚强早将近4年。其实,注与不注这个时间并无多大意义,此属作者率性而为,即便莫刚强文末标注“一九年”也洗不掉他的剽窃臭名。关键要看公开发表的时间。石飞文章2001年12月入书公开发行,2003年8月8日人民网公开发布。莫刚强是2017年12月10日在美篇上贴出来的,比石飞文章晚面世16年。况且,石飞公众号重发《小石头》是2017年10月18日,莫刚强剽窃《小石头》是在2017年12月10日发在其美篇上的,也比石飞晚40天。无须赘述辨析,毫无疑问,是莫刚强剽窃了石飞的作品,侵犯了石飞的著作权!

  敝人从事业余文学创作近40年,其间做过省报评论编辑14载,耳闻目睹的剽客,形形色色,多矣!他们大都工于心计,善于做伪,有的将他人文章改头换面,有的只取人主要观点,有的只抄人精彩片段……像莫刚强这样“全盘照抄”、“统统拿来”的“剽”法,而且胆大妄为,贼喊捉贼,导致自我暴露,实属罕见。所以,吾称其为“蹩脚剽客”。

  更蹩脚的是,他光想着抄袭省事了,竟然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我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小石头是人家送给我的一条小狗。这名字是我给它起的,姓石家的狗该挂个石字的。”这段文字,只有姓石的作者才会写。莫刚强连这段话也照抄不误。有关资料显示,莫刚强系其真实姓名。你一个姓“莫”的汉子,怎么突然改姓“石”了呢?成了“石家”的子孙?这岂不是存心要笑掉人家的大牙吗?咱老石家可不允许出现抄袭剽窃之类丢人现眼的烂事,即使姓“莫”的想改换门庭,老石家也决不会接纳,免得辱门败户。

  最后,郑重声明,对于莫刚强抄袭剽窃,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我将保留提起诉讼的权利。

  (2018年5月29日)

附一:
石飞散文《小石头》

——2003年8月8日人民网“石飞文集”发
链接: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25974/29039/29130/2007593.html

  小石头乖,懂事,知趣。晚上,一见堂屋亮灯就扣门嘤嘤喊要进来。灯一熄了,就恋恋悠悠调转身,摇摇摆摆地向厨房间走去,去了自己睡觉的地方。我从门缝里往外瞅,月光亮亮的照着,让人好心疼。小石头竟明白熄灯就是主人要睡觉,打扰不得。为了不让小石头反复往返嘤嘤叫门,我只好把门窗遮得严严实实的,不让灯光透出去。

  小石头一见我拿包推车,就晓道我要走了去上班了,就马上跑过来抱住我的腿,亲着不放,一直要拖到大门外,直到我伸手招呼,说了"拜拜",才肯满足地缩回脑袋让我锁门。我下班回来,小石头老远就能听出是我的脚步声,便在门里面嘤嘤喊。门一开,便迫不及待地扑过来抱住我的腿亲不够,一直到我扎了车子,抱起来拍打亲热一番才肯作罢。

  小石头是人家送给我的一条小狗。这名字是我给它起的,姓石家的狗该挂个石字的。它的皮毛灰黄油亮。脑袋给人一种圆美感,没有其它狗那种唬人的棱角。两只小眼睛像嵌着的两颗黑宝石,晶晶亮亮。四条腿蹄粗墩墩的,和全身其它的零件相比较,明显的不协调,大一码。人说这是良种的标志。小尾巴上卷成一个百分之百的圆圈,即便是给文件打了一辈子“”的官长也决然画不了那么圆。这个小奶海胖溜溜的,像个肉疙瘩,走起来晃悠悠的,屁股一摆一摆,像是在故意逗人笑讨人喜欢。

  小石头到我家时还未满月,正吃奶摘下的。它吃不来饭,只能冲牛奶伺候。开始光喂牛奶,后来嚼些猪肉馒头在牛奶里拌和。小毛孩吃寸奶,小狗也一样,初来那两夜我都要起来喂它三四次。小石头不挑食,很好伺候,一个星期下来就不用喂奶了,荤汤泡馒头吃得叭叭响。它的碗先是不锈钢小盘,第四天改用不锈钢小碗,再后来把养水仙花的大盆子腾给了它。小石头一直没掉膘,始终油油碌碌的,见风长,一天一个样,20天就长出来一头,抱在怀里沉甸甸的。

  小石头爱玩,闲不住,极少有安静的时候。许是没有人跟它一起玩的缘故,自己守在家里寂寞无聊,天天把院子旮旯的废瓶烂锅之类一件一件拖到路当心,似在向我炫耀它的能耐,看我小石头多来劲。一天中午,它竟然把笤帚从院东墙拉到院西墙,又从院西墙拉到院东墙,一气往返九次。

  不管是生人熟人,只要进院子,它就抱住不肯放,或亲你脚面或衔你裤脚或解你鞋带。人来疯一般,没完没了,直到你一只脚迈进了堂屋门,它才罢休,两腿并拢,趴在堂屋门外面往里瞅,屁股上的圈儿一摇一摇的。不喊“小石头,进来”,它是不敢随便进的。原先我并不约束它,可进了屋太会作乱,不是爬沙发,就是拖拽茶几底层的杂志报纸,再不就喊叫示威要你抱它到怀里。没办法,只好禁止它进堂屋。我一手捏着它的耳朵,一手敲它的鼻子,教训:“小石头,听着,堂屋你是不能随便进的,不听话就揍!”接着再照它的屁股上轻轻扇一巴掌。它似乎听明白了记住了,不住点头,后来便不敢随便进堂屋。

  小石头有种灵性,灵得令人惶惑。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里,见小石头的窝儿放了到院当心,纸版箱空立着,垫底的麦草和旧衣服摊一地。这是小石头所为了。我好生气,狠狠地揍了它一巴掌,赌气不管。等我晚上回来一看,小石头竟然把纸版箱拖回了原处,而且把麦草和旧衣服垫到了箱子里。喔,我错怪了小石头,原来它要晒晒窝。于是我把它抱在怀里,梳理抚慰足足有半个多小时。

  家里没人,门往往一锁一天,中午小石头常常要吃大清早留下的剩食。我怕亏待它,也怕它冷清孤寞,喂了40多天便把它送给了一个适宜它生活的人家。临别的那顿饭,我特意为它煮了肉饺。

  小石头真乖,好让人想。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三日)

附二:
莫刚强的《小石头》

——2017年12月10日莫刚强美篇发
链接:https://www.meipian.cn/z351e17

  小石头乖,懂事,知趣。晚上,一见堂屋亮灯就扣门嘤嘤喊要进来。灯一熄了,就恋恋悠悠调转身,摇摇摆摆地向厨房间走去,去了自己睡觉的地方。我从门缝里往外瞅,月光亮亮的照着,让人好心疼。小石头竟明白熄灯就是主人要睡觉,打扰不得。为了不让小石头反复往返嘤嘤叫门,我只好把门窗遮得严严实实的,不让灯光透出去。

  小石头一见我拿包推车,就晓道我要走了去上班了,就马上跑过来抱住我的腿,亲着不放,一直要拖到大门外,直到我伸手招呼,说了“拜拜”,才肯满足地缩回脑袋让我锁门。我下班回来,小石头老远就能听出是我的脚步声,便在门里面嘤嘤喊。门一开,便迫不及待地扑过来抱住我的腿亲不够,一直到我扎了车子,抱起来拍打亲热一番才肯作罢。

  小石头是人家送给我的一条小狗。这名字是我给它起的,姓石家的狗该挂个石字的。它的皮毛灰黄油亮。脑袋给人一种圆美感,没有其它狗那种唬人的棱角。两只小眼睛像嵌着的两颗黑宝石,晶晶亮亮。四条腿蹄粗墩墩的,和全身其它的零件相比较,明显的不协调,大一码。人说这是良种的标志。小尾巴上卷成一个百分之百的圆圈,即便是给文件打了一辈子“”的官长也决然画不了那么圆。这个小奶海胖溜溜的,像个肉疙瘩,走起来晃悠悠的,屁股一摆一摆,像是在故意逗人笑讨人喜欢。

  小石头到我家时还未满月,正吃奶摘下的。它吃不来饭,只能冲牛奶伺候。开始光喂牛奶,后来嚼些猪肉馒头在牛奶里拌和。小毛孩吃寸奶,小狗也一样,初来那两夜我都要起来喂它三四次。小石头不挑食,很好伺候,一个星期下来就不用喂奶了,荤汤泡馒头吃得叭叭响。它的碗先是不锈钢小盘,第四天改用不锈钢小碗,再后来把养水仙花的大盆子腾给了它。小石头一直没掉膘,始终油油碌碌的,见风长,一天一个样,20天就长出来一头,抱在怀里沉甸甸的。

  小石头爱玩,闲不住,极少有安静的时候。许是没有人跟它一起玩的缘故,自己守在家里寂寞无聊,天天把院子旮旯的废瓶烂锅之类一件一件拖到路当心,似在向我炫耀它的能耐,看我小石头多来劲。一天中午,它竟然把笤帚从院东墙拉到院西墙,又从院西墙拉到院东墙,一气往返九次。

  不管是生人熟人,只要进院子,它就抱住不肯放,或亲你脚面或衔你裤脚或解你鞋带。人来疯一般,没完没了,直到你一只脚迈进了堂屋门,它才罢休,两腿并拢,趴在堂屋门外面往里瞅,屁股上的圈儿一摇一摇的。不喊“小石头,进来”,它是不敢随便进的。原先我并不约束它,可进了屋太会作乱,不是爬沙发,就是拖拽茶几底层的杂志报纸,再不就喊叫示威要你抱它到怀里。没办法,只好禁止它进堂屋。我一手捏着它的耳朵,一手敲它的鼻子,教训:“小石头,听着,堂屋你是不能随便进的,不听话就揍!”接着再照它的屁股上轻轻扇一巴掌。它似乎听明白了记住了,不住点头,后来便不敢随便进堂屋。

  小石头有种灵性,灵得令人惶惑。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里,见小石头的窝儿放了到院当心,纸版箱空立着,垫底的麦草和旧衣服摊一地。这是小石头所为了。我好生气,狠狠地揍了它一巴掌,赌气不管。等我晚上回来一看,小石头竟然把纸版箱拖回了原处,而且把麦草和旧衣服垫到了箱子里。喔,我错怪了小石头,原来它要晒晒窝。于是我把它抱在怀里,梳理抚慰足足有半个多小时。

  家里没人,门往往一锁一天,中午小石头常常要吃大清早留下的剩食。我怕亏待它,也怕它冷清孤寞,喂了40多天便把它送给了一个适宜它生活的人家。临别的那顿饭,我特意为它煮了肉饺。

  小石头真乖,好让人想。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