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谁家过年?
(2014-01-24 12:42:16)
标签:
有起子北京味儿回家过年夫妻感情亲情情感 |
分类: 婚姻这码事儿 |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情感大V作家给人支招怎么婚后怎么安排回家过年,留了个捉襟见肘的140字评论,今天手机新闻也大篇幅的报道夫妻回家过年引发矛盾的,所以来写写这个刀尖儿上的话题,说它是刀尖儿上的话题是因为如果观点不中立,那后果立刻就是挨喷,不是男的喷就是女的喷,这TM纯粹就是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话题。
习俗永远是在这个问题上拿出来说事儿的。习俗这个东西就是王八蛋,就我这一代人来说,习俗是个什么东西呢?!习俗就是对我们有利的就希望发扬光大,对我们没有利的就是糟粕,就该被唾弃和废除。举个结婚的例子:女方要求男方给的起彩礼,要房要车,说这是老理儿习俗,男的各种唾弃和不耻,但为了把媳妇弄到手,还得硬着头皮遵守;男方要女方陪嫁,陪嫁放在过去得对得起男方的彩礼,所谓门当户对从姑娘的陪嫁上都能决定婚后这个媳妇在男方家的家庭地位,而女人们也吐槽这样的陪嫁是糟粕,是男人无耻的理由,是早该被废除的陋习。而男女双方都一直认为办婚礼请来的宾客随份子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好习俗,可殊不知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对随份子这种习俗简直是深恶痛绝到无以附加的地步,这TM就是变着法儿的伸手要钱,而且还TM得随着物价的增长而增长,简直是一种让人骂街都不解气的陋俗。
从结婚习俗就可以看出,对自己有利的都想传承,甚至发扬光大;对自己不利的,都想废止,立刻马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所以回家过年这个事儿压根儿就不能拿习俗说事儿,因为习俗这东西明显就是让其中一方吃亏不爽的,根本就不可能习俗的让双方都满意,只能激化矛盾,拿出来说纯粹就是让自己蛋疼,给对方添堵,没有其他。
这不是解放前,你大概其应该也不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多数家庭的生活方式应该也是夫妻双方共同建设家园的和谐共荣状态,这个时候甭管挣多挣少,发言权都是平等的,而且多数城市家庭里老婆的话语权还略大。就这么个状态也不是讲习俗的场合啊!过年怎么过这事儿应该是结婚前就该商量好的事儿,因为这TM是一个特别不和谐的导火索,除非对方爹妈死绝,不然这问题不可能解决,可你会嫁(娶)一个到了过年就盼着你爸妈赶紧死绝的人过日子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且傻逼才会把真实想法儿告诉给你,得!凭空你就多了个过年过节诅咒你家老家儿的人。(人性厚黑这个层面上我觉得这个想法并不属于黑,只是顺从人性需求的一种心理暗示罢了,谈不上善与恶,只是赤裸裸的真实)
个回各家各找各妈显然是一个没有孩子以前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法,我家就这么实行的。如果老家儿要是挑眼,作为配偶,你想的是和你另一半白头到老,你就有义务和责任帮老人把意识给纠正过来。纠正过来不是对对方好,而是对你好,你是希望老家儿各种磨叽给你过节的时候添堵好呢?还是觉得顺其自然让他们形成习惯好呢?其实,作为一个家庭,在你结婚的那一天,你的重心就该是自己的家庭,因为老人陪不到你死,而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家庭,最终和你相依为命的不是爹妈也不是儿女,是你的老伴儿。所以孝顺和养育都不应该以影响夫妻感情为代价进行的,如果影响,首先必须照顾的是夫妻感情。当然,如果你们结婚的时候就TM是为了彩礼和嫁妆,汽车和洋房,那TM趁早儿离。因为这样儿的婚姻跟嫖娼的唯一区别就是持证上岗,说真的,见了太多男女出轨的,他们的婚姻存在只是因为物质分割麻烦,所以这样傻逼的婚姻存在,不在我这文章讨论的范畴内。
孩子……这个中国人要命的话题,在基本国策开始实行以后,更TM金贵了。但是,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生育观是这么愚昧和落后呢?!男人觉得女人就该为自己传宗接代,而女人认为生孩子是自己为男人必须完成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完成了就是功臣,是男人欠女人一辈子还不清的恩情……我们什么时候把孩子看成和婚姻一样是你情我愿的?!什么时候把孩子看成过爱情的结晶?!这TM不科学啊!在这点上,我真的觉得西方的生育理念才是顺应人类发展进步的思想,而中国人的生育理念跟动物没什么区别,就是繁殖后代和交配权的层次。当然,这TM和计划生育这种反人类的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
用一大段说孩子是因为有了孩子过年就是个更麻烦的事儿,夫妻都在一个城市还好说,一三五、二四六这种分配方式就解决了,要是异地,这TM就很蛋疼。不过一年轮换一次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做法,在自己经济实力不足以接父母到你所在的城市的时候,这样属于公平的办法。如果夫妻双方家庭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应该让孩子多在生活条件差的地方多待,这样儿有利于教育孩子。内话怎么讲?忆苦思甜。
最后,我想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家待多长时间?可能异地打工一年回一次家的那种是需要把整个假期都贡献给父母的,不过摸着良心说,别拿父母当幌子,有几个是假期在家专职陪父母的?!多数都是三五好友各种聚会,父母家只是个回去睡觉的地方,当然,年夜饭要一起吃,有的甚至年三十吃完饭就出去玩儿了,陪父母过年这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哄哄父母就行了,别拿出来争辩是非,太脆弱。对于和父母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你们嘴里的陪父母过年又是什么样儿的?年三十儿初一?还是整个春节?大概其应该和异地回家过年的那些人是一个概念吧,一顿团圆饭,最多两顿,为了两顿饭和自己的配偶争个脸红脖子粗的值么?离婚很简单,结婚才是最复杂的,因为撕破脸问题好解决,只需要理性分割而已。爱情和亲情是分不清的。
其实写这个挺心虚的,因为现在的结婚有很多都是因为物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看着不讨厌就可以结婚的大有人在,所以跟这帮人你谈爱情和付出对他们来说就是扯淡,不如跟他们谈谈你去我家过年,我爸妈送你个金货更管用。所以,去谁家过年这种事儿的前提是有爱、平等、商量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