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季老手中的笔是最好的纪念(2009-07-19 12:02:09)
[编辑][删除]
柳哲
7月19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公墓送别季羡林先生,季老与他深爱着的亲人、朋友、学生以及读者永别了。
季羡林先生以98岁高龄病逝,多少人为此悲伤为此落泪,可谓巨星陨落,天地同悲!
其实我们也不必悲伤过度,按照佛教的学法,季老该是驾鹤西去,往生极乐。季老生前光明磊落,心底无私,每一天都在积极地思考,利益大众,学习、写作、传道授业解惑,老人家身心应该是快乐的,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参生死了。算得上是一位大修高德。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季老高龄仙逝,算是喜丧!我们在八宝山如果能与季老喜悦的心情平常的送别,该是很高的生死人生境界!
最近这段时间,死人的事情多了,先是韩国总统卢武鉉的自杀,接着是美国乐坛巨星杰克逊的死,又有多起飞机的失事空难,还有那么多的天灾人祸,每一天还有多少生老病死和意外死亡,我们应该在如此多的死里,悟出一些道理。
其实,生死无人可以抗拒,不论是谁,我们都要面对,所以我们都要把握好当下,珍惜现在,考虑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否过得有意义。人是不免要死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多留一点精神给人间,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7月15日上午,我曾带着儿女柳京慧、柳祖和与京城游学堂得同仁,到北大设立的灵堂祭奠季羡林。我将在北京晨报刚发表的纪念季老的文章《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的报纸送呈灵堂工作人员。并在留言簿上写下了留言:“巨星陨落,天地同悲,一代大儒,万世敬仰”。
我带着孩子在灵堂前,向季老遗像进行三跪拜祭奠,觉得季老就是我们心中的菩萨。那天去北大祭拜季老,确实是为了表达一名普通北大旁听生对季老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另外,我还带着孩子和游学的朋友来祭拜,也是希望能够在季老身上,学习和传承更多的宝贵精神遗产。
7月16日早上6点至8点,我在我香山住处附近的北法海禅寺废墟上,在弘教禅林念佛璧前念佛心祭季羡林,发愿从此开始,以季羡林先生为人生楷模,也祈求季老在天之灵和众菩萨祖师大德予我智慧与灵感,接过季老手中的笔,继续季老的未竟事业。
季老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的社会能够出现更多的季老的追随者。
接过季老手中的笔,学习季老道德文章,继续季老的未竟事业,我觉得这是最好纪念!
因故未能直接去八宝山送别季羡林先生,写上这些文字,作为对季老的缅怀与纪念!
2009年7月19日于香山文化部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