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分秒滴答

标签:
瑞士苏黎世钟楼火车教堂逃票 |
分类: 【瑞士】分秒滴答 |
9:00 ,一列火车将驶入车站。站台上有一堆欧洲人。
请听题:怎么才能在等车的这堆人里识别出谁是瑞士人?
答案是:9:01 火车还没来,立刻就变得焦躁不安的那堆儿,是瑞士人。
这是一笑话。
或者说,刚到瑞士的时候,我真以为是....笑话呢。
【1】我当然也知道瑞士是制造钟表的国家。
但我后来才感觉到秒针在滴答。
【2】火车接驳电车,精确到分,是苏黎世缜密的公共交通。
远处的建筑是火车站,上下班通勤,去机场,去湖边,都是火车走。
我得承认,刚到苏黎世的时候,对时不时就“看一眼时刻表”,不以为然。
在北京一年也看不了一回。
逛街么,进城么,不是一偏腿就上了自行车,嘎呦到哪算哪?
【3】阴沉的雪后,准备搭火车去城里。
每次出门之前,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车票购买问题。
从哪个区,买到哪个区,全日票?还是只买一张单程?
这涉及到接下来24小时我的动向。
规矩是:上下车不验票,全凭自觉。但是有票务抽查小分队,在火车和巴士上四处出没,抽到你逃票,罚款八十法郎,约合五百多人民币。去城里逛街什么的,买票的花费票大概是十几法郎,一百块人民币吧。
精于计算的人会指出:即便被罚到,也比每一次都买票合算,只要被抽查的概率低于五分之一。
这说的是经济账。
和Elaine坐在火车上正在讨论概率问题的时候,查票小分队从天而降。
去他的概率吧,什么也比不了这一刻的心安。
【3】车厢上“SSB CFF FFS”字样,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瑞士铁路的意思。
一个国家说三种语言,对于外国人是相当痛苦的。
我在洗手间里刚刚学会了德语“女厕所”的发音,出门一看,日,这个洗手间门上写的是意大利语。
遂全面放弃了各种学习。
【4】好吧我承认我在电车上逃过一次票。
车到眼前,追,跑,上去。等在机器上研究完了买票,黄花菜都凉了。
但是,可没说不紧张。
Elaine同学盯着每站上车的人,嘴里念叨着,他没带大书包,他也没带大书包。
据说查票小分队的同志,都背大书包。
还有次去超市,逛得很美,回程的车上才想起,来前儿车票的有效时间已经过了。
想起来之前还情情儿地往人家司机身边凑,想起来之后恨不得移形幻影到在巴士最后一排。
所以说,人其实不怕没有,怕心虚。
有天晚上,在意大利馆子吃饭。
从某一分钟开始,J同学焦躁不安,而我置若罔闻。
结账起身,站在电车站,我才明白,J同学的焦躁不安,其实是一种强大预告。
而由于我们对J同学焦躁的忽视,导致错过了某个分钟的某趟电车,因此将错过本可以接驳的某个分钟的某趟火车,因此不得不搭乘接下来某个分钟的某趟虽然也能到家但是显然没有前一趟车的停靠站次靠谱和方便的某趟火车。
从那天以后,我才明白,开头的那个笑话,不是笑话。
http://s5/middle/593bd34et793b1d26ffa4&690
【5】从双塔教堂的玻璃往外看。
钟表在城市里随处可见。
如果换成北京,你可以认为,到处都是电报大楼。
钟楼在巴黎,意味着卡西莫多。
钟楼在苏黎世,首先意味着,钟。
我喜欢这样的表盘,多好看哪。
【12】小教堂的窗。
后来我发现,很多手表的表盘设计,和这种圆窗极为类似。
其实巴黎圣母院的顶部也有类似的圆窗。
镜头盖丢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离开苏黎世的那天早上,Elaine淡定地安排:
出租车9点50在家门口啊,你坐出租去火车站啊,然后坐10点17分的火车去机场啊,云云。
坐9点50的出租车赶10点17分的火车?!
这件事让我整个早上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