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2013-04-18 16:41:06)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res/1/1/2013-04/18/A04/res05_attpic_brief.jpg
 

  时间:4月4日傍晚、4月5日上午

  地点:客村地铁站、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天河又一城购物中心一带

  志愿者:杨小姐、阿熹、小燕、小吴、小敏、嘉琪

  模拟情景:志愿者于闹市遗失钱包

  期待反应:陌生路人捡获钱包并物归原主

  测试结果:大部分路人未捡起钱包,捡获路人中则大概一半据为己有 

 

拾获钱包之场景一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拾获钱包之场景二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街头剧探人心:闹市遗失钱包之后…


     4月5日上午11时许,记者与志愿者阿熹和杨小姐一同前往广州人气最旺的北京路步行街。阿熹与杨小姐各自准备了一个旧钱包,钱包里有20元和一张带有联系方式的卡片。他们抱着希望:钱包丢了,会有人归还。

 

  漠然无视者多

  走进人来人往的北京路,杨小姐一边看着古城遗迹,一边拿出后裤兜的纸巾,不经意间跌落了准备好的旧钱包。记者在旁看见,跟随其后的是一家四口:一对夫妇和两名小女孩。其中身穿蓝色上衣的男子看见钱包后,立刻停下脚步并捡起来。但当他打开钱包后,并没有追上走在前面的杨小姐,而是把钱拿出来,钱包则放进裤兜里,然后与家人一同转向路边的雪糕店。

  约五分钟后,记者见其仍没有归还钱包的意思,于是与杨小姐一同上前询问该男子。“是的,我捡到一个钱包。”该男子在裤兜摸出杨小姐的黑色钱夹。当杨小姐发现钱包内的20元不翼而飞时,该男子一脸无辜道:“没有啊,原来就是这样的,里面没有钱。”在这种近乎“死无对证”的情况下,记者只好转问其为何不归还钱包。该男子表示:“打算往前走一段再打电话给失主。”

  为了区别人来人往的北京路,志愿者小吴和小燕在天河商圈选择了一条人比较少的过道进行丢钱包测试。走在路上的小燕把同样装有20元和联系方式的旧钱包遗落在一家丝袜店的门口,记者观察到,隔壁手机店内2名正在闲聊的店员看见遗落的钱包,但并没有提醒小燕捡起来。随后,小燕进入丝袜店,一群路人经过钱包跌落处后,钱包就不见了。记者只看到人群的背影。其后,小燕等了数日,仍不见有人联系她归还钱包。

  “不甘心”的杨小姐在北京路前后又“丢”了四次钱包,其中两次均没有被路人捡起来。记者观察到,不少路人看到地上钱包,但都没有停下脚步。其中一对情侣经过时,男子一直看着钱包并有意上前捡起来,但其女友表示,“闲事莫理”,并拉着他离开。最后,该钱包被一拾荒者拾获,拾荒者取出钱后,把附有联系方式的旧钱包放在一个垃圾桶上面,然后离开。

  随后,小燕在天河又一城附近又选择了一条人流量比较大的街道进行测试。她坐在路边的椅子上休息,离开时遗留下旧钱包。离开椅子不到一分钟,一名女保洁员发现了旧钱包,犹豫了一下,她把钱包装进自己白色工作服的外套口袋里,然后继续推垃圾车往前走。走了一会,保洁员从口袋里拿出钱包,捣腾了一会儿后,把钱包塞进自己的口袋里,并拉起白色工作服作遮掩,随后消失在人群中。

 

  主动奉还者少

  据统计,杨小姐在北京路与上下九步行街合共进行了10次测试,有两次是被好心人提醒拾回钱包的。其中一名是刚回乡扫墓返城的老伯,另一名是学生模样的男孩。当她上前向老伯道谢时,老伯只是笑说了一句“不义之财不可贪”,便匆匆离开。

  而小燕也尝试在天河某美式连锁快餐店内遗落钱包,记者看到,小燕离开餐厅后,有数名顾客看见钱包,但是没有人主动捡拾。约5分钟后,服务员收拾桌子,发现遗落的钱包,把钱包收走。15分钟后,小燕接到餐厅电话让其认领钱包,她在餐厅填写了身份证号、姓名及联系方式,并描述了钱包内含物件后,顺利取回钱包。

  此外,志愿者小敏在地铁客村站附近也做了一次测试,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太太见遗落的钱包后,喊住了她。当小敏继续往前走时,老太太小跑追了上去,亲手物归原主。老太太表示:“没有想过钱包里有什么,只是想尽快把钱包还给失主。”因为,她也曾丢失过贵重物品,“其实谁见到钱都会贪心的,至于还不还,就要凭良心了”。 

 

与您有约
信与不信 一齐发声

  你相信陌生人吗?你有过“被不信任”的遭遇吗?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对曾经的经历选择信还是不信?即日起,羊城晚报推出“信与不信”故事征集活动,欢迎读者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与我们互动,晒出你的信任与不信任故事。在这个平台里,你可以传递正能量,也可以现身说法警醒后来者。此外,对我们的报道有何感悟,也可通过相同的互动平台发声。

  我们坚信,发声与共鸣,是重拾信任的起始。众声喧哗过后,温暖与信任会一点点回归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