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介绍三集新作
(2013-03-31 16:28:59)第一集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因为太过思念已逝的男友,于是依赖男友留存在互联网上的云信息,利用高科技制造了一个“复制男友”,并最终和这个“男友”生活在一起。其中所使用的“技术流”手段看上去也并不复杂:通过电脑上的一切通讯工具如MSN、Email、地理位置软件,模拟男友的声音和口头禅,搜索他的足迹和爱好,最终重新创造一个“他”。
编剧谈创作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去世了,过了几年我需要给手机通讯录腾出新空间。我因为要把他的号码删掉而感到很愧疚,觉得这样有失对他的尊重而迟迟按不下“删除”键。
有一天晚上我看着Twitter想:“如果人死了但有一款软件可以模拟他们生前所说过的所有话会怎样?”“如果有种服务可以从中采集信息,然后在你死之后假装变成你会怎么样呢?”即使知道这只是一个软件,但作为你的亲朋好友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抵抗和这样一款程序聊天的诱惑的,尤其是他们正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所以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突然要面对类似于丧夫之痛的女人,得到了跟一个基于其男友生前facebook、twitter、email等信息的模拟程序聊天的机会。当她开始和它聊天的时候,为它的真实性而感到震惊,但同时她也明白,这不是真人而只是一个纪念品。所以问题来了:这对她来说够吗?如果不够的话,她能忍痛割爱“删掉”他吗?
一块手机屏:《白熊》
第二集里的她,每天都会被消除记忆,并被一群“杀人狂魔”(工作人员假扮)追杀,而旁边所有来公园参观的人都不理会她的求救,反而用手机拍下她哀号的场面,直到第二天她又被消除记忆……片中设置的所谓“白熊正义公园”,上演着周而复始的“追杀失忆女”。曾经身为拍摄者的她,每天醒来就是逃亡,并被街道上、屋里的游客们像观赏动物一般地拍摄、围观,永无尽头。
编剧谈创作
这个故事里,我想反映的是拍照摄像手机的泛滥。现在任何一场大型演出,观众席就如同一片蓝色亮点形成的海洋。在新闻画面里,你可以看到一个人在砸银行的玻璃,而另外50个人围观并用手机拍摄;在利比亚动乱时,你可以看到人们如游客一般走来走去拍摄动乱之后的废墟;卡扎菲尸体被暴露在外示众的那几天,人们蜂拥而上拿出手机……
这些事情都太像噩梦了,我觉得仿佛是一部僵尸电影一样。然后我想,与其拍一部僵尸电影,不如写一部故事里面90%的人变成冷酷无情的偷窥者。他们拍下任何眼前发生的事情,越恐怖越要拍。剩下那10%的人会怎样呢?他们中的一些会发疯然后开始做癫狂的事情来“取悦”这些拍摄的“观众”。《白熊》就是要探索这样一个噩梦。
一块电视屏:《沃尔多一刻》
第三集中,一个在电视上满口脏话的玩具熊沃尔多,成为新一代的政治明星,而控制他的是一个演员;另外一些政治竞选者,是满口政治理念内心却毫不在乎的政治选举动物。沃尔多以夸张、黄色、叛逆的形象成为大众新宠,还最终成为全球明星,但其最初不过是一群电视脱口秀工作人员为了满足眼球效应而开的一个玩笑。
编剧谈创作
当我和克里斯
毫无疑问,现今的民众和政客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首相们被普遍认为是和大众不同的并且生来就不值得相信的物种,然而吐槽他们很容易,代替却很难。与此同时,又有鲍里斯·约翰逊
或许,“我们真的有麻烦了”。《黑镜》第二季播出后,不少网友掀起了“高科技狂潮”,剧中的片段和细节也被逐一证实“在一一实现”,这让网友惊呼“《黑镜》就是预言帝”。连布鲁克也忍不住感叹:“通过《黑镜》,我们就能管窥未来可能会被‘异化’的生活。”他说:“《黑镜》第一季中大约有一半预言都已经或将要变成现实。新闻报道说,现在巴西就有监狱可以让囚犯骑车发电来减刑(大家应该会联想到《黑镜》第一季第2集《1500万的优势》);而谷歌开发的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