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正解!
(2014-09-16 14:36:25)
标签:
文化 |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名宋,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即位,在位15年(公元前 509-495)。
【译文】
鲁定公问道:“君主使用臣下,臣下服事君主,该怎样做?”孔子回答说:“君主按照义礼(法律法规等)来使用臣下,臣下用忠心来服事君主。”
【读解】
儒家弟子(例如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常常把这句话理解成,君使臣以礼是臣事君以忠的条件。如果君不使臣以礼,臣可以不事君以忠。这种理解恐怕未必是孔夫子的本意。
按照圣经,君使臣以礼,以法、以规是应该的,也是无条件的,而臣事君以忠,也是无条件的。只有君违背了上帝的法则时可以有例外。此时,作为臣子的可以拒绝去执行君王的命令,但并不因此反对君王的权威与地位,更不会与君王为敌,图谋叛逆。也就是说,君王不仁,臣子不可以不义。在这点上,大卫王在处理与扫罗王的关系上可称为楷模。
6:5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
6:6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
6:7 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6:8 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
6:9 你们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
以弗所书
3:22 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
3:23 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
3:24 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3:25 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
4:1 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歌罗西书
2:13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2:14 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
2:15 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
2:16 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借着自由遮盖恶毒(或作阴毒),总要作神的仆人。
2:17 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2:18 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彼得前书
6:1 凡在轭下作仆人的,当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亵渎。
6:2 仆人有信道的主人,不可因为与他是弟兄就轻看他。更要加意服事他。因为得服事之益处的,是信道蒙爱的。你要以此教训人,劝勉人。
提摩太前书
2:9 劝仆人要顺服自己的主人,凡事讨他的喜欢。不可顶撞他。
2:10 不可私拿东西。要显为忠诚,以致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提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