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闲话] “照片间”与“灶披间”

(2010-10-28 06:52:46)
标签:

亭子间

马桶

库门

《封神演义》

箱子

分类: 闲话
[上海闲话] “照片间”与“灶披间”
◆梅玺阁
 
     有一次,我在家洋洋得意,说自己"身在亭子间,心知天下事",幼年的女儿听了很是奇怪,说"爸爸,阿拉屋里啥地方来呵亭子?"
  女儿虽然年幼,但跟着我走南闯北,倒是见过点世面的。我们曾在浙江和安徽的农家,见到过"真的"亭子间,那些亭子间,在楼的最高层,真正是八角的,琉璃瓦的顶,与公园中的小亭子不同之处在于这些亭子是有墙有窗有门的,若这种不算"亭子间",那还有什么算"亭子间"呢?
  我告诉女儿,"亭子间"是上海建筑中的一种特色,上海滩的传统建筑是石库门建筑,所谓的石库门是指大门上有一圈石拱。石库门房子是楼房,朝南的大房间是正房,也叫客厅,左右两边的卧室,俗称东西厢房,而朝北的小房间,就是"亭子间"了,若南北两进的房子,"亭子间"与正房在同一平面,若错层设计,则亭子间在每层的当中。
  "亭子间"一般都比较小,多用来堆放杂物,后来上海住房紧张,只要是间屋,就能住一家人,于是石库门房子的每一间房都租住给一户人家,"亭子间"也不例外,甚至楼梯下面的斜三角区域,穿上一扇门,就成了"楼梯间",里面也能住一户人家,上海的著名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说的就是这种。亭子间朝北,采光又不佳,所谓"热天热煞,冷天冷煞",穷读书人借不起好房子,只能蜗在亭子间里,可是读书人往往越穷越酸,虽然"身在亭子间,却偏偏要说"心知天下事"。
  这么多户人家,住在一幢大房子中,都要烧饭,只能在天井中搭个雨蓬,在那儿烧,雨篷是斜的,便于流水,斜的雨篷,上海话叫"披"。
  烧饭的地方,有灶、有锅,锅在上海话里叫"镬子",所以厨房也叫"灶镬间",如今搬到了天井里,灶还是灶(煤饼炉而已),镬子不能放在外面,只好搬到房间里,摆了ga橱(谁提醒我一下啊,这个字怎么写?)里,少了镬子,多了只披势(雨篷),所以"灶镬间"就成了"灶披间"。
  虽然现在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但是"灶披间"一直被沿用至今,以至于有会说上海话的"洋新妇"搞不懂,以为家家都有个如祠堂般的"照片间",专门用来供奉先人照片的。
  女儿听得来劲,要我再说说都有什么"间"?
  还有相当重要的"马桶间",这个马桶可不是如今的抽水马桶,乃是一个圆形的有盖的木桶子,对,就是《封神演义》里云霄、琼霄和碧霄娘娘的法宝--混元金斗,在人间亦叫净桶,因为有了这玩意,人才会干净。
  马桶是放在箱子里的,叫做"马桶箱",放马桶箱的小房间,不叫箱子间,而叫"马桶间"。马桶之于人的生活实在太重要了,以至于人们念念不忘,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有人把盥洗室,叫做"马桶间"的。
  "箱子间",其实是有的,过去的箱子不是如今的拉杆箱,而是真皮制作的四四方方两边有拎襻的大箱子,箱子的大小基本相同、很容易堆放,堆就堆在"箱子间"里,有些"箱子间"是暗房,没有窗户,有点像大的壁橱。
  石库门房子发展到后来,有了新式里弄,新式里弄是成排的洋房,结构上比石库门更合理,而且铺设了煤气管道和化粪池,使用煤气灶和抽水马桶,然而"灶披间"和"马桶间"的叫法却被保留了下来,朝北的小房间依然是"亭子间"。
  只不过,新式里弄的出现,又多了一些房间,总的来说,新式里弄住的人,要比住石库门的有钱,有钱到有些人有车,于是弄堂里有专门供停车的小房间,叫做"汽车间",通常是一排平房相隔而成,在许多公寓房子的底楼,也有专供停车的"汽车间"。
  后来时代变迁,许多汽车没有了,再后来,没人有汽车了,这些汽车间中也就住了人,新来的人素质相对要低,于是原来住楼房的"原住民"就看不起新来的住汽车间的,而从阶级出身来看,住汽车间的也看不起住楼房的"剥削阶级"。直到我小时候,楼房家的孩子与汽车间的孩子,是不在一起玩的。
  前面说到了煤气,煤气以前叫做"自来火",上海第一家煤气厂建成于同治四年八月十一日(1865年),就叫做"自来火房"。想象一下,上海在将近一个半世纪前,就有了煤气路灯(同年十一月初一),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繁华的背后是什么?是破落。若自来火房代表着上海的繁华,那么自来水房则代表着上海的破落,上海有许多地方没有自来水,大家只能到指定的地方去挑水,那里有间小屋,小屋里有只水笼头,早晚高峰的时候,取水还要排队,这样的小屋,就是"自来水房"。如今的上海大变样了,马桶没有了,煤炉没有了,自来水房没有了,虽然语言中还有着昔日的印迹,然而新的时代,总是更繁华的。
(2007年12月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