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无疆----寻找前世的大梦(20)
(2009-12-07 21:00:31)
标签:
樟木大梦吉普掮客加都中尼 |
分类: 走过的路 |
走出国门
9.25
(樟木晴
起床后冲了个凉后,换上干部服下到了一楼,老板还在睡着大觉,June老早已经整理妥当呆在门口了。我推开了大门,昨天联系好的面包车已经停在宾馆门口等着我们了。
“你好!”打了个招呼,司机第一句话就是:“换钱吗?”
“汇率多少?”我试探性的问问。
“我打电话问问,每天汇率都在变”司机拨通电话后告诉我:“今天是11.3”
想想和昨晚了解的汇率一样,对司机潇洒的扬了扬手说:“换一些,跟我上楼”
司机再次打通电话,不到5分钟,来了一高一矮两个当地人,跨着个包,应该全装的是钞票。伙同我鬼鬼祟祟的上到2楼房间,似乎象黑社会在交易着什么,我悄悄摸了摸自己的皮夹,感觉已经憋的如同一个空包一样,苦笑着摇摇头,随口问问苦禅:“换多少”?
苦禅想都没想:“4000吧”
这家伙估计把压箱底的都带出来了,淡定淡定,我还是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换1000元吧”
十张百元大钞换回了一叠花花绿绿的尼泊尔卢比,翻译官拿出5000公款兑换了尼币。其余队员也或多或少的换回来了一叠钞票,我对着两个换钱人问道“换了这么多,能赚多少”?换币的高个子讪讪的笑笑:“不多不多,6-70吧”
出境前必须先到樟木公安局去登记一下,早餐后来到公安局办理了登记。这才来上车到海关,这一带路窄车多人乱,武警战士一直在疏导指挥着,车辆才有序通行着。樟木海关离中尼边界的友谊桥还有13公里,全是很窄的土路,弯多路陡,坑坑洼洼一直在修路,面包车颠簸了足足30多分钟才到了出境处。
今天出境的人数相当多,长长的队伍已经排出了出境大厅。大多为两国间做边贸生意的,其次就是两国的边民,还有一队风尘仆仆的欧美自行车骑行者,然后就是大堆的国内背包客。经过1小时的漫长等待,方才进入大厅办理出境手续,随身的背包,冲锋包,腰包也被彻底的检查了一遍。中尼两国以波曲河为界,河上修有一座友谊桥,友谊桥作为中尼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基础,对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对经贸往来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徒步背包进入友谊桥桥头,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庄严气派的中国国门和威严的武警战士,只是遗憾在这一段是禁止拍照的。
在友谊桥正中间划有国境线,中线两边分立了中尼两国的边防兵。走近国境线,双脚一跳,待落下的时候我已经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共和国---尼泊尔。跨出国境时北京时间12.15,尼泊尔时间10.00。
在尼布尔边境检查处,随身大小包又一次被彻底检查,翻得乱七八糟。边防兵中有一小伙子非常阳光帅气,征求他点头同意后立马和他拍了个合影。出边检50米就是尼泊尔海关,正如网上所说,入境官伸手索要小费的样子很是恶心,几经交涉我们每个人200卢比最终还是没有省掉。倒是june简单,仅仅出示了香港身份证,不需要护照,不需要签证,连200卢比的小费也没有向她索要。真如磨坊说的,200卢比的小费仅仅是对中国大陆游客索要的。想想其实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其一,大陆背包客英文口语相对较差,入境官装聋作哑不懂中文。其二,200卢比折合人民币仅仅18块,缴纳后连入境单都不需要填,很多人图个方便,也懒得据以力争。
刚出海关,一尼泊尔掮客略懂点中文,拦住我们揽着生意:“加都,加都”?!
“多少钱一个位置?什么车?”我习惯性的还在用着普通话,说完自己都觉得很是搞笑。
“大吉普 1000 bus 500”
收集的资料是从口岸到加都越野车500,想想中文说多了他也听不明白,索性直接杀价到位:“大吉普,500,OK?”
june的英文确实比国语强很多,还是她用着流利的英文谈妥价格:“600卢比一位到加都,途径蹦极台的时候必须等我们。”
谈妥价后,掮客带着我们绕过堵得一塌糊涂的地段,来到了他口中的大吉普旁,从司机手上拿走了几张看不清面额的钞票。“大吉普”仅仅有5个座位,但后面有很大一个斗,所有的背包连同主动“请站”的苦禅和勇士都被装了进去。
“哟,你们俩还是蛮牛逼的嘛,出国第一天就座敞篷吉普啊”占了便宜的我还调侃着他们。
“5个小时可不好受,队长,你们要自觉啊,停车记到和我们换下子”勇士不依不饶的唠叨着
已经进入了异国他乡,没想到手机居然还有中国移动的信号,赶紧给家里发了短信报了平安,我们一行6人中仅仅翻译官和勇士开通了国际漫游,我们的手机在过一会就成了摆设。驶往加德满都的路况还凑合,一路下坡,樟木2300米而加德满都仅仅1300米,海拔的下降明显也感受到气温的升高。只是尼泊尔是右盘车,每每弯道会车和超车的时候,还是适应不过来。每一辆过往的本地班车的车顶上都坐着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很是拉风,琢磨着有时间的时候也要爬上车顶,试试坐在上面吹吹风,想想感觉一定不错。
边境过去12公里,就到了The Last Resort的第一蹦极台,距离山谷下的波迪-科西河160米,这可是全世界第3高的蹦极台,由新西兰顶尖的专业机构设计。昨晚喝茶聊天时,我已经勇敢的提出:“不就是蹦极嘛,没什么危险,你们放心去蹦,我负责拍照”。
遗憾的是蹦极台一周仅仅开放两天,今天刚好休息,无奈,大伙跑到蹦极的铁索桥上,大呼小叫,过过干瘾算了,透过脚下的铁索看着河谷头只发晕,眼只发黑,想想就算倒找我美金我也不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