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优势与短板
(2009-12-14 13:57:04)
标签:
新能源汽车产业短板产业联盟混合动力北京财经 |
分类: 兰溪-工作记录 |
随着国家及地方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各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3月13日,北京;6月2日,重庆;7月17日,湖北;7月18日,上海;还有汽车工业大省吉林亦宣布即将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各地借势而上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气势已不可阻挡。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优势
将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整合形成联盟的优势明显。拿北京为例,该联盟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联合发起,覆盖了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使得产、学、研、用有效链接。这样的联盟可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本,打造规模的产业配套体系。其他各地联盟与北京情况类似,联盟包括的成员越多越广,那么就会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另外,联盟的成立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以重庆为例,为支持以长安汽车为旗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该市将拨付10亿元财政资金,为进入基地的企业提供资本金补助,并在土地、税收、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而对地方政府而言,给产业联盟以优惠也比给单个企业来得更合情合理。这样地方政府与产业联盟在政策与资金的供需上达成平衡。
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短板
由于地方政府与产业联盟的密切关系,使得各地新能源汽车联盟这种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保护色彩。当下,对各地产业联盟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十城千辆”工程,在各地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苗头已被人诟病。比如北京市采购北汽福田800多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重庆市采购10辆长安集团的混合动力轿车等等,这样外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很难进入这些城市市场。这种各地自给自足、各自为政的情况最终将不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各地产业联盟的出现,会某种程度上成为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各地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均从自身出发,缺乏从国内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的视角。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这种现象亟需中央政府的干预。在各地联盟纷纷争上游抢占市场的同时,影响国内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的内耗正在进行。如何做到技术共享,也是提给中央政府的难题。
关键在于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到位
3年前,科技部部长万钢曾针对电动汽车何时进入百姓家的问题说过:“关键不在企业,不在消费者,而在于国家的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需要政策的引导。近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国家有关不能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我们乐见这些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而能否有好的结果,就交给时间和市场来检验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