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准入时代 大局着眼保健康发展
(2009-07-16 20:43:04)
标签:
汽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 |
分类: 兰溪-工作记录 |
《规则》从新能源车的定义、分类、准入条件及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规定和划分。在国际汽车产业格局巨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话题的大背景下,《规则》的颁布对规范行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消费者利益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明确定义及标准 保障快速发展下稳定的质量
《规则》第一章第三条从三个方面对新能源车进行了定义。
这条规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谋划出一条梯度发展循序渐进的路线图。
梯度发展区别管理 将利于行业有序竞争
《规则》第二章第七条指出:对处于不同技术阶段的产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起步期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且只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并对全部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展期产品允许进行批量生产,只能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销售、使用,并至少对20%的销售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成熟期产品与常规汽车产品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方式相同,在销售、使用上与常规汽车产品相同。
分阶段区别管理的措施将有利于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轨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包括比亚迪汽车在内的部分走新技术路线企业的积极性。
生产环节以外的激励政策应早日出台
《规则》在制定之初就已定下了对生产环节加以规范和促进的基本原则,所以没有提及除生产环节之外的其它领域。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着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条,只有其它环节的政策也得以完善,整个新能源车产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整个汽车产业的新军,也是其中一部分,很多地方的政策规划都可以借鉴传统汽车的成熟发展模式。但是,作为新能源车这种新事物,最终怎么在消费者买单的环节赢得消费者的倾心,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课题。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早在几年前就已批量上市,但其动辄高出普通车十几二十万的售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这种情况说明了新能源车产业面临的现状,一方面是新能源车的成本仍然是较高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还不够高,还没到为了环保宁可多掏腰包的程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