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个老套的话题,有着太多的凄美的故事打动我们心底的柔情;有着太多甜蜜的瞬间安慰我们追求幸福的渴望。爱情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一份感动的温情,一生为己所拥有,却无法掩饰自己对艳遇期盼的祸心。我们自古很重视信用的,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对于爱情,可是现在信用却是刚刚被社会重视的东西,一时间不知道是社会的变革让我们忽略了传统,还是父辈的教育忽略了?
对于爱情的誓言,旧时有着“山无棱,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的悲壮誓言,当下有的却是人们对爱情物质化的拷问。每一个恋爱中的女人都愿意问男人“是否会永远爱她”,而多数的男人都会信口回答“会”;结婚时越来越多的仪式上有了西式的宣誓:无论贫穷还是富贵,疾病还是健康,我都与你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可是经年后,当初相爱的人变得越来越冷漠,最终不是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各自有着各自精彩的艳遇,能够坚守当初热恋或者婚礼时许下的诺言的人寥寥无几,细想起来,不免有着一丝悲哀。
是社会变了,还是思想变了?或者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变了?人还是曾经牵手的哪一个,也许他/她有些发福,有些苍老,但数年枕边的那个一直没变。可偏偏为何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激情和欣赏?是不再相信爱情了还是不相信婚姻了,为何现实和岁月轻易就将曾经的誓言击碎,无从寻找?甚至是相互的折磨,最后两个人发现身心已经遍体鳞伤,就像一个残破的抹布。
其实,爱情和婚姻宛若是男女相互为对方开出的信用卡,对对方做出的许诺以及忠诚,就是我们的信用额度。如果一个人每次的许诺都是哄对方的虚情假意,如果一个人永远不愿意向对方许诺,如果一个人背叛了对方,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索取,那么这些行为都像是欺诈,严重的可能要付诸法律,轻的也是需要经受道德的谴责。难道不是吗,如果一方爱的很真很彻底,将对方是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个,此时,对方如果并不认真,心底总是藏着一颗不安稳的心,总想“下一个更好”,甚至对拥有如此深情的人而沾沾自喜。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虚假的不稳定的任何东西都经受不住时间的审视,当真相显露,付出所有的那一个定是悲痛欲绝,甚至结束生命。心碎的感觉我感受过,那种煎熬就像是经历地狱,身体、心灵甚至灵魂都被钢刀一点点剥开,而自己却无处可逃,只能茫然的麻木的顶着一副皮囊。我永远记得曾经的同事因情受挫自杀的场景,温柔平静的她苍白的躺在一汪血红中,很刺眼,当时我痛哭的不仅是失去一个好友,更多的是哭自己的感情。朋友的事情过去两个月了吧,看着那个最初躲避的男人慢慢的无法逃避心灵的折磨,在酒醉后痛苦的喊叫,暗夜的恍惚中,我看到好友微笑的脸庞。
坊间有句戏言:男人的话可信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也有人说两种情况下说的话几乎完全不可信,一种是喝醉酒的时候说的话;另一种就是为了做爱或者做爱时说的誓言。前者的戏言不免有一棒子打死一片人的嫌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显示了男人在爱情和婚姻中的伎俩或者真爱对他们来说是很可怜的事物。可是为了爱爱的很彻底的女人为何宁愿相信男人的话呢,无非就是真的爱了,满眼满心都是他,宁可掩藏聪明,选择一味的装傻,生活在自己假设的幸福中。此时的爱情卑微到不如一颗尘埃!!后者,爱情的激情和陶醉导致誓言是在“坠入”和“兴奋”的状态下说出,那就像一个孩子讲着美好的未来,没有实现的根基,是恋爱中实现系数最低的誓言。
当假象被揭穿,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如果继续爱着是不快乐的,那么不爱了,可能更加不快乐。无论怎样,都仿佛陷入沸水般不断的浮浮沉沉,钻心的痛,这就是被自己深爱着的人伤害后的感觉。爱情或婚姻中的承诺是基于付出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当索取和付出的平衡被破坏、信任被践踏的时候,越深爱的人就要承受更多更多的煎熬,宛若可怕的病毒,疫苗还没有出来,它已经发生了更可怕的变异。
如果说爱情中的承诺是基于诚信基础上的,那它就像信用卡表现的信用一样,虽然可以透支,却是有额度的,而且必须要偿还的。如何偿还,就在于索取与付出之间的平衡,是需要用心作为衡量的标准的。不要利用对方的爱去透支,每一次心痛,每一滴泪,都代表你自身信用额的流失,最终变得淡的无处可寻。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枯萎了如何复苏曾经的爱恋?现在拥有的人,珍惜眼前那个深爱你的人,珍惜那片柔柔的情吧,用你真诚的回馈疼爱对方,你也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不懂得珍惜的人永远都不会得到真爱,不懂得维护爱情信用的人不会体会爱情的甜蜜,不懂得信守诺言的人不会得到持久的爱情,不懂得给爱一定弹性的人不会呵护属于自己的感情,最终会弄丢曾经只属于他的爱情。而那些期待“下一个”的人得到的恐怕也是别人的游戏一场。
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捍卫爱情的纯洁。可是,你还记得为他/她许过的承诺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