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诗人的哀痛

(2008-06-04 16:08:55)
标签:

诗人

《大爱无疆》

杂谈

——《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我想,在今天的中国,许多人都能含泪默诵这首令人哀痛的悼亡诗。这些天来,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无不涌现出大量这样动人肺腑、令人泣泪的诗歌、音乐作品。抗震诗文,正成为人们寄托哀思、抚慰创伤、激励抗震救灾的一种力量,以及特殊语境下的一代人的诗歌阅读史、写作史和诗歌精神思想史,为历史提供了一种现实意义的坐标。

 

    由桂林诗人汤松波与北京诗人海啸、南方狼联合主编的诗集《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这本以新诗代网站同题策划的“抗震救灾诗歌”频道为基础的诗集,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一个星期后,就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目前第一本面向海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再现塌陷的川北大地和中华儿女共同抗震救灾的史诗画卷,也是全面反映这场灾难的第一本诗集。一时,各地涌现了许多这样的号称第一本的诗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书大批量免费赠送给四川省各个灾区的学生和群众,涌向全国各大书店和诗歌爱好者,所有发行收益都将如数捐赠给灾区人们。考证哪本第一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意义所在它们都无一例外地从全国四面八方涌向灾区,抚慰那些满目疮痍的哀痛心灵,抚慰那些废墟之上的同胞与废墟之外的我们。“疮痍满目凄凉甚,深盼回春国手医”,诗人虽不是国手,但我们抚摸到一颗颗饱含血泪和真情的心灵,听到一个个悲切祈祷的心音,看到中国诗人的哀痛,那是整个人类的哀痛。在灾难面前,中国诗歌界迅速反应,是他们较早以文学的力量点燃着民族、人类以及每个人内心的爱与力量,正如海啸序言所说:诗歌的功效在地震面前或许为“零”,但那些永恒闪耀的人性之光和无边大爱,或许能些微地慰籍那些经受创伤的心灵。

 

    这是中国人的伤逝。因为诗集140位作者中,不仅有著名作家、诗人,更多的是大学教授、工程师、记者、演艺界人士,以及心系灾区的农民工兄弟、医务工作者、出租车司机、在校大学生和解放军战士等。他们从各自的生命体验各个角度全面地表现了大地震的灾难场景,表现了灾难中感天动地的众志成城,以及灾难中坚韧的生命力量。仁爱、宽容与责任贯穿始终,人性与诗性共生共长,所谓大爱无疆,感天动地。广西诗人刘春、谭延桐、黄芳、汤松波、唐女、周承强等人的组诗入选了该书。这是广西作家的人文情怀,地震第三天,我们一位学过医的女作家作为志愿者,在绵竹为罹难者做着艰苦的后遗工作。在此,广西的诗人又以心灵表现着这场国难。

 

    颇具诗学追求和重视诗歌现场感的刘春,以《忆念三章》追忆着那位废墟下怀抱婴儿而远逝的母亲,在哀痛中玄想着那位含着母亲乳头存活下来的婴儿对母亲永世的怀念,诗人与婴儿的对话,倾诉的是天下所有儿女对母亲的至爱。谭延桐倾听着《无数幽灵在废墟下面哭泣》,他要用“祝福的金针,缝补/汶川通向康复的路线”。温情的黄芳在哀请《汶川,别哭》之后,以那首《晚安,我的亲人》细细密密、点点滴滴的慈爱之心清洗着废墟里抬出的一张一张我们的亲人的脸庞,清清澈澈、妥妥帖贴、真真切切,令人动心动容。唐女《我是你的妈妈》同样闪烁着母性的光辉。汤松波《汶川:在这样的夜晚我无法入眠》与周承强《无数手臂汇成温暖的海洋》也以悲壮而苍凉的声音共同伤逝。5月20日的《广西日报》发表过黄芳、汤松波的这份悲壮的哀鸣。

 

    诗集还不乏颇具诗歌精神与诗质的佳作,如北京诗人侯马《抗震手记》的23则里不仅记录了这场灾难中创巨痛深的瞬间及其坚韧的精神力量,还追问了灾难背后的过失与今后的生活,以及由此而生的时代精神。广东女诗人郑小琼凄婉地为四川故乡《祈祷奇迹》,悲凉遍地。他们与全书作者们穿越精神的情感低吟,汇成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催人泪下,催人重生。

 

    是的,大爱无疆。疆,作为边界或一个场域,在民族大难与大爱面前,只能无边无际。因为在中国哭泣的日子里,我们和汶川在一起。这里,不仅有翻天覆地的灾难之痛,更有人性之美,人情之美;这里,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这里,“弱者、幼者本位”,孩子成了我们永远的哀痛;这里,全民族、全人类一同伤痛一同重生,一如鲁迅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民族精神,也是人性。无疆无界。

 

    (作者:张燕玲/广西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南方文坛》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