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随笔 |
《感动写作论》的出版,标志着“感动写作”诗歌主张及理论建构已真正进入成熟阶段,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一次“群体性”的诗歌映像,而是中国诗歌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诗人文本阐析、诗歌创作流弊、学术理论研究上一次最为彻底、客观和完整的“百科全书”。
当诗风日下,当代诗歌在某种意义上一度成了肮脏、色情、浅薄的代名词,不能不引发我们的警觉和对诗歌价值的进一步确立与维护。因此,“感动写作”的提出,是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一次灵魂觉醒和精神建瓴。反对肮脏、虚伪、暴露和歧途,提倡人性之光和汉语之美,以感恩、悲悯的情怀,直面现实,胸怀天下。在马知遥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感同心受”的力量,《感动写作论》便是这样一部作品:潜重、锋利、开阔、明亮,诗与思、情与理彰益相得。它的出版,势必让我们重新恢复对诗歌的自觉!
马知遥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诗歌与文学批评家,同时在诗歌、小说写作上也成就斐然。他的写作是以“感动”为依托,他的“感动写作”理论为诗歌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支点。
2007年7月于北京
当诗风日下,当代诗歌在某种意义上一度成了肮脏、色情、浅薄的代名词,不能不引发我们的警觉和对诗歌价值的进一步确立与维护。因此,“感动写作”的提出,是21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一次灵魂觉醒和精神建瓴。反对肮脏、虚伪、暴露和歧途,提倡人性之光和汉语之美,以感恩、悲悯的情怀,直面现实,胸怀天下。在马知遥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感同心受”的力量,《感动写作论》便是这样一部作品:潜重、锋利、开阔、明亮,诗与思、情与理彰益相得。它的出版,势必让我们重新恢复对诗歌的自觉!
马知遥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诗歌与文学批评家,同时在诗歌、小说写作上也成就斐然。他的写作是以“感动”为依托,他的“感动写作”理论为诗歌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支点。
2007年7月于北京
马知遥《感动写作论》将于2007年9月出版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的是当前诗歌创作中无病呻吟、卖弄技巧,丧失诗歌的道德操守和诗歌品格的现象而进行的现场性评论。全文20余万字,从当前的诗歌创作的现象出发,例举出四类“感动诗歌”可以作为当前诗歌创作学习的典范。一类是用英雄主义的气慨,充满阳刚之气的笔法,表达对真理和命运的追问。第二类是用优美或者浪漫的抒情表达对爱情对理想王国的憧憬,对故乡故土的怀念,对亲情的绵长情怀。第三类诗歌属于用智慧和才华为大家建筑一个形而上的王国,而这个王国却充满了具象的表达,将生与死、美与丑、爱与恨都展现给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冲击,思维受到启发。第四类感动诗歌属于用身体作为语言的要素,将对身体的理解通过诗歌大胆地传达,将诗歌是身体语言的延伸得到了最为具体而精彩的诠释。除了理论阐释,作者还从个案分析入手,对当代优秀的诗人作品作了精彩的分析和阐释。
“感动写作”得到了来自读者和诗歌界广泛的关注和欢迎。新浪网和新华网以及天涯社区曾经就此论题展开大讨论。
北京《新诗代》杂志在2004年1月发表了系列文章中的34000字的《感动写作论》,《中西诗歌》杂志发表《让诗歌找到感动和意义》《再论感动写作》等相关文章,厦门大学教授陈仲义也在他的论文《中国诗歌5年》一文中多次提到感动写作对当前诗歌创作的意义。2006年7月《诗林》也发表了相关系列文章《让诗歌找到感动和意义》。另外,《名作欣赏》曾刊发了该书中的部分章节。
此书现实性强,作者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目光敏锐地聚焦在当前诗歌创作的流弊,并提出建设性的感动写作理论,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将“感动”进行到底(代自序)
第一辑
让诗歌找到“感动”和“意义”
当代诗歌中的“感动写作”
从国外经典诗歌看“感动写作”
诗人请穿上裤子,不要随地吐痰:再论感动写作
第二辑
认识中间代
继承与断裂:2003年的中国诗歌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
山东70后诗歌群落
山东十诗人素描
当代诗歌网络恶搞探源:由赵丽华诗歌事件谈起
第三辑
于坚:在大城市的黑夜里
韩东:这些年
王小妮:我看见了海的脸
朵渔:仅仅是不希望她的消失
长征:从历史的镜像中找到诗人的自我
安琪:成就的快慰和黑暗的降临
邵风华:梦境制造的方式有多少种
孙磊: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自己
江非:他的小歌和小曲
东岳:爸爸在天上
马累:他有一颗柔软的心
韩宗宝:冥想中的潍河滩
阅读“老了”的诗歌
邹洪复:做不断飞升的音符
宇向:理所当然
周孟杰:一座城市一个人
史质:他在水边敲打
严冬:一个人一条路两大难解的命题
海啸:他在长诗中让诗歌找回尊严
谭延桐:上升的道路
柏明久:在辽河的涛声里倾听历史的风声
陈先发:古典的现代性表达
郝永勃:诗意的人诗意的创作
蓝蓝:她身后有群山
格式:他找到了通向人心隐秘的正道
芦苇泉:在故乡和童年中奔跑
袁伟:发现诗歌之美
阅读冬箫
简单:我因此看见平凡人生
肖铁:我亲近这样的孤独
高文:沉醉在音乐的旋涡里
谁能说出那花朵的清香:阅读孙蕙诗歌
南方狼:苍老的历史和一颗童心
雒武:在戏谑自我中揭示真相
柯健君:水色的浪漫和夜的深沉
不算迟到的问候:七旬诗人朱竹诗歌臆解
芦苇岸:让内心找到丰富多彩的表达
赵丽华:怎么都难掩盖她宝石的光芒
附录:个人相关评论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