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博客是写给我的爱人,@峻峻妈2011
10年前我们相遇,相爱,走到了一起,但人生始终要回答一个问题,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其他行为才可以解释。
《西游记》中唐僧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其父是状元,被害,母被霸占,生下唐僧后,被母咬断脚趾,推入大海,机缘巧合,落发为僧。唐僧自幼,发慈悲情怀,把他人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把解决他人的问题当做自己的快乐,这种境界是天然的。
有一个小故事,一日小唐僧打柴,看到一个渔夫吊着一条大鱼,于是以材换鱼,随后将鱼放生大海,乐不可支。
长大后,更是把普度众生,帮助大众作为人生奋斗目标,而当时的唐朝只有小乘教法,蒙菩萨点化去西天求取大乘教法。小乘教法是利己的,帮助自己的。而大乘教法是帮助他人的,可见唐僧的这种情怀。
《西游记》中悟空故事也很曲折,出身后很快做了猴王,学艺夺兵器都很顺利,自我意识膨胀,急于证明自己,证明什么,证明自己武功高,了不起。其实悟空确实了不起,但不懂天宫规矩,不知道一步一个脚印的爬,嫌弃官小,管理蟠桃园又缺乏注目,挑战秩序的结果是,被压五行山五百年,后遵守佛旨走上了取经的正路,实现了自我价值。
唐僧是有目标的,这种目标是天然的,自发产生的,只需受一个点化就形成了行动。悟空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要证明自己的,自我实现的,换句话说,猴子不care具体干什么,care能不能惊天动地,做一番事业。这个和刘备和关张的关系比较接近。
我自小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也经历了各种磨练。相信大多数同龄人也都经历了类似的痛苦。在大学期间,自我实现的欲望开始膨胀,因为我没有饱受中学,高中的折磨,我当时读的学校是全区最差的学校,所以学习压力不大,没吃什么苦,到了大学才玩命学习,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写了一些牛逼的程序,谋了个当时看很不错的工作。走向工作岗位后,各种跑龙套,各种继续努力,夜读春秋。后来考研,考博,不在赘述。
从本质上说,早年我更接近悟空的定位,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技术专研,做一番大事,证明自己,而且是强力证明自己。后来我更接近唐僧的定位,要有敬天爱人的情怀,要用自己的一番武功为民服务,这种服务的方式包括技术的传播,包括用技术形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形态,让大众受益。如果一定要做一个判断,可能20%唐僧,80%悟空。并不是说我和他们一样牛逼,是感觉上的映像。
因此,我现在最重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挣了多少钱,未来有了钱怎么花,这些问题我从来没考虑过,虽然没有钱肯定不行,但钱绝不是推动我拉磨的动力。而且,我相信未来不会缺钱用,起码生活可以保障。
我的追求首先是自我价值实现,先习得小乘教法,能够取悦自己。再辅之以为国为民的大乘教法,取悦大家。因此,在我的追求里钱的含量低了,家庭的含量低了,但这也许是必要的牺牲,唐僧不也是失去家庭后,才有如此大的抱负嘛?
我会努力赚钱,努力兼顾家庭。人生须有取舍,也许很残忍,但必须做出决断,或重或轻,事业家庭摇摆,则终身蹉跎,一无所成,抱憾终身。
就写这么多,望夫人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