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参考文章一的含义,在嫖客和妓女之间,老鸨所扮演的角色(老鸨所处的位置)就是结构洞。
按照参考文章二的含义,嫖客和妓女的关系,就是结构洞,这种关系是很弱的,没有老鸨就没有关系。
按照参考文章三的含义,云山雾罩,我理解不了。接近了云计算的水平。
按照参考文章四的含义,结构洞可以存在,也可以被填充,掌握结构洞,就掌握了双吃两方的机会。"if you link to people
who are not linked you can control their
communication"
综合以上观点,按照我的理解,结构洞为什么不叫做结构沟,结构坎,结构缝呢?因为这个XX,在与不在就是一个node,有node,结构就被填满了,没有这个结构,就没有联系了,node最喜欢用圈表示,所以更类似一个hole。
结合自己,我有几大交际圈:
1)写书翻译书的圈子(出版社的人,作者,译者等),因为写过两本书,翻译一本书因而形成。
2)南大圈子,因为考研去了南大,读了个硕士,流落帝都,所以进入了帝都南大校友圈
3)清华圈子,因为考博去了清华,再读博士,进入了清华同学圈
4)互联网创业圈子,因为抓我和找我推人的创业队伍很多,流入创业圈子
5)搜索圈子,因为职业原因,搜索圈子入戏太深
6)杂项圈子,因为各种争斗,各种理由,形成的江湖圈子
几大圈子中,创业圈看重我在校园圈,江湖圈子的作用,纷纷拿我做结构洞,因此这个洞角色,流量较大,平时电话大多集中在这个洞上。清华校园圈子看重我搜索圈子和江湖圈子的作用,也纷纷拿我做结构洞,找长短期打工的活干,这个次之。
综上,我总是被动地作洞了,从来没有主动利用洞,搞点神马名堂,亏了,看人家的商人思维,都纷纷拿洞,拿信息不对称,做文章,捞钱的啊。
以上是我对结构洞的理解,欢迎讨论。
参考文章
1)http://wiki.mbalib.com/zh-tw/结构洞理论
2)http://www.analytictech.com/mgt780/slides/swt.pdf
3)http://baike.baidu.com/view/2472543.htm
4)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networ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