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创新市场对接方式

标签:
电商扶贫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农村电商县域电商 |
分类: 电商扶贫 |
去年末,在国务院扶贫办欧青平副主任的办公室,与开发指导司海波司长、宣传培训中心任铁民副主任一起谈电商扶贫。欧主任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作为扶贫脱困的方式,电商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区别在哪里?
在贫困地区实地调研时,也常有地方党政的领导、扶贫办、公益机构和社会企业界的朋友们提及同样的问题:电商扶贫的特点和针对性到底是什么?
电商扶贫:关键是市场
在我看来,电商扶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针对的就是贫困地区本地市场的不足和限制。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最关键的区别就在于贫困主体对接市场的不同。电商扶贫的特点,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对接广域大市场的方式,来突破贫困地区本地市场的局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脱贫,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贫困地区的本地市场,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等条件所限,一般而言相对封闭,成为限制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取得理想绩效的重要瓶颈。
一是有效需求不振。贫困地区本身因其贫困,购买力相对弱小。加上产品结构趋同,本地产出的产品、包括常常作为扶贫开发主要依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品销路有限。如果不能突破本地市场有效需求不振、购买力弱小的限制,贫困地区就很难从市场需求的源头上,为本地的产业开发获取强大的动力;
二是就业门路有限。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原本薄弱,加之市场需求拉动乏力,使得产业扶贫开发缺少足够的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的空间有限,造成贫困人口就业门路有限,从而,他们获得劳动收入和脱贫致富的渠道便受到了限制;
三是产业资源匮乏。贫困地区一般相对缺乏可直接变现的产品资源,相对缺乏将初级资源进行商品化开发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不少贫困地区还相对缺乏某些基础设施资源。扶贫实践中更常见的问题,是单项资源的注入,难以形成产业开发所需的资源的有效组合,从而难以发挥外部资源注入的整体效果;
四是产品价值低估。贫困地区已有的一些富有潜在价值的产品和资源,却常常在市场上被价值低估。比如,不少贫困地区因未受工业化过度开发的污染保留下来良好的生态,但那里生产出来的生态农产品,在需求有限的本地市场上,因同质竞争却卖不上价钱;送到外地市场,又因产品区隔能力差,受到“劣币驱逐良币”的排挤。
作为互联网时代创新的扶贫方式,电商扶贫就是针对贫困地区本地市场的局限性发力,赋予贫困地区一种全新的市场开发能力。因此,电商扶贫方式的核心着力点非常突出:尽管市场开发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支持,本地市场的开发也有意义,电商线上线下结合(O2O)并不排斥线下的方式,但就电商扶贫最关键的着力点而言:
1、不是产业本身,而是市场开发;
2、不是本地市场,而是广域市场;
3、不是传统方式,而是电子商务。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相比此前的扶贫方式而言,电商扶贫就是创新扶贫方式。
电商扶贫:奥秘在网络
为什么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市场开发,就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突破本地市场的局限?奥秘在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
时至今日,我国互联网用户已如此之多,无需再来赘述互联网跨越时空边界的特点,但正是依托于此,电子商务构建起了一个无边界的广域大市场,从而,电商扶贫可为贫困主体提供突破本地市场瓶颈的可能。
电商扶贫可以通过以下优势,弥补贫困地区本地市场的上述不足:
一是对接远端市场。互联网无远弗届,可以将本地与远端的供需对接起来。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4月中旬,参加由“信息社会50人论坛”和中央党校报刊社联合主办的“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与机遇高峰论坛”,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结合当地实际,生动地论述了电商扶贫的这一优势。陇南地处秦巴山区,下属8县1区均属连片特困地区,过去山大沟深,直接造成了信息闭塞,好产品不被外人所知。市里做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决策,雪涛书记“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的号召,已成陇南人的共识。陇南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电商扶贫试点市,通过电商沟通市场,拉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作用开始显现。其实,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所说,“越是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的市场视野越应放开,越应充分认识电子商务的市场导向作用。”
二是整合市场资源。贫困地区本地市场资源匮乏的困难,也可以因电子商务得到克服。研究农村电商可以发现,目前在爆发式增长的“淘宝村”、“淘宝镇”中,有大约1/3,如江苏睢宁的沙集、浙江缙云的北山村等,是属于“电商创生型”。不久前,我到江苏新沂市调研,当地在并无化妆品生产的情况下,建设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美妆电商产业园”,专业的物流配送中心为众多小卖家提供服务,每天出货量很大。此类农村电商在原本并无产业资源的情况下,靠订单带动,整合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在此发展模式下,只要能拿到订单,有创收和赢利的空间,没有原料可以进原料,没有设备可以进设备,没有人才可以引进或远端配置,这就为贫困地区以市场导向突破资源导向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提供了生动案例。
三是重构市场生态。电子商务不是将线下原有的市场照搬到网上来,而是在一个新的基础设施之上,重新构建出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市场生态。比如,那些在线下被本地市场的局部空间所限制、原本形不成经济规模而无法成交的交易意向,在电子商务的广域空间中,因碎片化需求的聚合,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合理性,变成了好生意。几天前,我刚去了福建安溪的尚卿乡调研。尚卿是远近闻名的“淘宝镇”,那里的网商以藤铁制品为产业依托。网商们小到个体农户、大到颇具规模的企业,形成分工完整、产品种类丰富的生态体系,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海外市场。如果说当地那些老企业,原来就有一定的客户基础,那么,为数众多的草根网商、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则主要拜电商所赐。重要的是,老企业现在也在向电商转型。
四是发掘产品价值。电子商务不仅让那些碎片化的、个性化的需求,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为之定制生产的供应商,同时,也为那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找到愿意高价买单的客户。市场对好产品蕴藏的内在价值的认知,需要一系列条件和逐步认可的过程,有效的信息沟通必不可少。电商扶贫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便捷的信息沟通,让更远、更多的客户知晓和认可贫困地区的好产品,让好产品不仅能卖得掉,还能卖出好价钱。杜千里,河南辉县第一个农民网商,他利用淘宝店帮助山民卖山货,也帮助城里人认识了山里原生态的好产品,使原本没人收、没人要的野生核桃当地收购价,从每斤6块钱涨到13块,野山楂从每斤1块多涨到6、7块钱。山货价格的提高和销路的扩大,不仅大大提高了山民的收入,也激发起山民种植核桃树、山楂树等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不少山民在自己承包的山地上种了这些经济作物。
所以,利用网络对接广域大市场,利用各种新颖的信息沟通方式,电商扶贫可以让贫困主体获得突破本地市场瓶颈的能力,为产业开发、脱贫致富注入强大的市场动力。
http://s14/mw690/001DjnOYzy6RVbGjB8hfd&690
http://s5/mw690/001DjnOYzy6RVbOly2E04&690
http://s15/mw690/001DjnOYzy6RVc1VBaCae&690
http://s16/mw690/001DjnOYzy6RVcadFbFef&690
(文中第一张和第五张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