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oroffetts
Soroffett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42
  • 关注人气:1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料产业概况与塑料品种介绍

(2009-06-24 11:02:25)
标签:

塑料产业概况

塑料品种介绍

塑料产品知识

杂谈

分类: 股票投资与产业财经

一、塑料产业概况

    人们说廿世纪是钢铁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塑料的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塑料将作为继木材、水泥、钢铁之后的第四大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塑料产业从九十年代开始,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用量年均增长超过 10%,产量增幅高达 15%。2008 年合成树脂消费量5191.4万吨,  成为了全球增长速度最快和用量最大的国家。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致力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建设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生产和使用塑料,特别是工程塑料是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将“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鼓励项目。

    在塑料制品加工方面,200年行业整体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塑料建材,在下半年其他行业均呈现萎缩的情况下仍大幅度增长,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32.29%。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加工数量达到3713.8万吨, 同比增长10.1%,产值9638亿元, 同比增长20.86%。出口1192万吨, 同比增长34.58%;出口额 269亿,较 07 年增长了16.52%。不同品种的用量如下:

    2008年全国塑料丝及编织品产量700万吨,是仅次于包装薄膜的第二大的塑料包装品种;而且增长迅速,五年来平均增幅超过25%。2009年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低迷,加之散装水泥的运输比例明显增加,大型包装被普遍被采用,所以编织制品用量会有下降。预计今年国内总体包装需求量1600万吨,小幅增长2%

农用塑料历来占有重要市场地位,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生产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技术相对落后,实际发展比较缓慢。加上价格起伏大,农膜市场存在无序竞争,致使开工严重不足。去年农膜产量95万吨,与前年相比下降5.5%。2009  年在输水管道、节水灌溉、大棚养畜等农用塑料带动下,预计应用合成树脂260万吨,同比增加2.7%。

    塑料建材包括了管道、管件、型材、板片材、保温材料、土工材料、屋顶覆盖材料、塑木材料等。近年来增长迅速, 2008年仅管材、管件产量就接近500万吨, 增28.18%(其中出口35.6万吨)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09 年建材行业消耗合成树脂将超过1200万吨。

    应用的塑料品种是:PVC、HDPE、PP、EPS等。

    电子电气是塑料产品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今后最有潜力的领域。目前家用电器产品中,塑料成分已经占到总重量的38%。并且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出口量逐年增加,用量还会进一步扩大,尽管目前国内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还很低,但这并不影响制造业对塑料的巨大需求。09年预计电子电气行业工程塑料用量70万吨,其他品种塑料 600万吨以上。

    在汽车行业,塑料以其重量轻、设计空间大、制造成本低、性能优异、功能广泛,最终能使汽车在轻量化、安全性和制造成本几方面获得更多的突破,从而成为了二十一世纪汽车工业最好的材料选择。2008 年国内汽车行业使用各种塑料接近150万吨,预计2011年能达到230万吨。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塑料包装依然是用量最大品种;化学建材将快速增长;农用塑料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工程塑料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汽车、铁路用塑料会有明显增加;医用塑料将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重点大类如:管材、型材、压延制品、薄膜、包装材料等将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

二、塑料的品种与应用

    塑料大致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热固性塑料主要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树脂以及三聚氰胺类树脂等品种。热塑性树脂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ABS和工程塑料等品种。

    热塑性树脂又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塑料的品种不一样,用途也各有不同,通常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来确定使用哪一种塑料。

1、聚乙烯(LDPE、HDPE— 用于薄膜、电缆、日用品、中空容器、管材等。

2、聚丙烯(PP、PPR— 用于管材、编织袋、饮料包装、塑料花、塑料盒、家用电器外壳、箱包、汽车保险杠和内外装饰件等,

3、聚氯乙烯(PVC— 用于管材、板材、塑料门窗、塑料玩具、电线电缆、薄膜、塑料鞋等。

4、聚苯乙烯 —(PS、HIPS、EPS)透明材料用于灯具、饰品,高抗冲材料用于办公用品与家用电器外壳,发泡材料用于保温、隔热和包装,以及一次性餐盒。

5、聚氨酯(PU— 用于泡沫塑料、保温隔热材料、弹性体、人造革、粘合剂、涂料等。

6、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晴共聚物)— 用于OA设备、汽车内饰、电子电气及家电、日常用品、电视机、电冰箱、箱包等行业。

7、尼龙(聚酰胺)— 韧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磨,应用于管材、电子电气、汽车、轨道交通、电动工具等行业。制作水箱水室、进气歧管、油箱隔离层和输油管、刹车管、电器元件等。

8、聚碳酸酯(PC— 透明、冲击强度高,机械强度好,尺寸稳定应用在光碟、照明器材、透明板材、饮水桶、汽车灯、替代普通玻璃。

9、聚甲醛(POM— 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耐化学腐蚀,耐疲劳。

10、PBT/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乙二醇酯)— 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突出的耐化学性能、电性能。PET最大的用途是纤维、饮料瓶和薄膜。

11、MPPO(聚苯醚)— 突出的电性能和耐水性能;尺寸稳定性好,在 -60~+1800C潮湿情况下性能不变,且耐蒸煮。

12、特种工程塑料 — PI(聚酰亚胺)、PEEK(聚醚醚酮)、PES(聚醚砜)、PPS(聚苯硫醚)、LCP(液晶树脂)。

三、工程塑料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工程塑料市场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20年,但其增长速度却是惊人的,以GDP 2倍左右的速度在逐年增长。其发展不仅对国家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起着支撑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程塑料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用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为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PA(尼龙)

    2005年世界用于工程塑料的尼龙共180万吨,国内用量 21.7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2%,同比增长12%。 2008年国内用量 33.7万吨,同比增长14.6%。

    “十一五”期间国内聚合能力将新增加20万吨, 达到80万吨/年(用于工程塑料的35吨)英维达公司将建 10万尼龙66工厂;神马集团产能将继续扩大,其他几家尼龙厂也在筹划上马新的生产装置。

2、PC(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是增长最快的工程塑料。2003年世界生产能力 270万吨,05年达到300万吨,年均增长15.4%;2007年用量315万吨,同比增长 8.5%。中国前几年平均消费增幅超过 30%,预计未来几年增长幅度也会超过10%。

    有专家分析中国将成为拉动世界PC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国内产能 20万吨,拜耳第二套10万吨装置已经建成;其他几套装置也会陆续投产,预计2010年产能将有可能达到47万吨。

帝人公司预测,未来几年亚洲聚碳酸酯需求将以10%/年继续增长,中国需求将达到14%/年。预计中国今后几年:E/E行业PC年均需求增长率约为 10%~12%;板材的需求增长率将为 12%~15%;光盘消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此外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拉动以聚碳酸酯为基础的复合材料的增长速度。

3、POM(聚甲醛)

    05年世界聚甲醛总消费量73万吨,中国为19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6%;08年达到27.8万吨,同比增长12%。今后随着电子电气和汽车工业的发展,POM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目前国内生产能力为16万吨/年,宝理和云天化生产装置各6万吨,蓝星上海4万吨(并计划扩产到6万吨/年)。新疆联合化工、天津氯碱、中海油等也将在近期建设 POM 生产装置2010年国内产能有望达到 35 万吨,实现产需平衡。

    中国的聚甲醛消费主要在家电、轻工、机械等行业,其中电子、家电37%,轻工21%,机械8%,汽车15%,其他19%。随着我国电子、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聚甲醛的应用也不断增长。聚甲醛的应用与其他工程塑料不同,所有制品很少有用料1公斤以上的,都是小件,像拉链、打火机、圆珠笔、电子表零件、小齿轮等。

4、PBT(热塑性聚酯)

    亚洲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聚合厂家由于市场和价格问题开工不足。国内树脂生产尚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依靠进口。07年进口15.5万吨,实际消耗18.2万吨。台湾长春化工年产 6万吨与和时利年产2万吨树脂工厂2007年建成投产;2008年有蓝星6万吨,2009年新疆屯河有4万吨PBT聚合装置投产。

    随着汽车、电器产业的快速发展,PBT的应用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今后几年的消费增长率约为18%。

5、MPPO(改性聚苯醚)

    2003年世界改性聚苯醚消费量为35.6万吨,中国用量 2.4万吨,占世界用量的6.7%。 08 年国内消费量  7.4万吨, 与上年同比增长18.75%,主要用途为电子行业,约占64%。

    蓝星公司在山西芮城已建一套万吨级的聚合工厂,并计划扩产到 4万吨。高利润的改性聚苯醚市场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市,  包括中国本地企业和跨国公司。到 2013 年预计市场的年增幅将保持在20%左右。

6、特种工程塑料

    特种工程塑料目前全世界用量23万吨/年,其中聚苯硫醚(PPS)7万多吨/年、聚酰亚胺(PI)类6万吨/年、聚砜(PSF)类约5万吨/年、聚醚醚酮(PEEK)3000吨/年、液晶树脂(LCP)近3万吨/年。

    国内消费量2006年3.17万吨,08年6.7万吨,同比增长25%。

在国内特种工程塑料称得上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塑料品种,这几年发展的状况也不错。但总的感觉是集中度非常差,投资力度不够,致使许多技术优势不能发挥。由于应用开发投入少,国内市场打不开,产品大都卖到国外去了,甚至有的连技术也卖。我们认为,从长远打算,自有知识产权最好不要轻易转让;因为今后国内用量会不断增加。

7、准工程塑料 ABS

    2006年世界需求量850万吨,中国包括台湾省341万吨,欧、美各80万吨,亚洲地区30万吨,日本35万吨,其他地区14万吨。

    “十一五”期间中国ABS进入快速发展期, 新增生产能力225万吨;到2010年国内需求量将达到400万吨,树脂70%可以自给。由于本体法技术的引进,ABS综合能耗将大幅度降低。

Frost &Sullivan咨询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到2013 年,预计中国工程塑料总体市场的年增长速度将达到10.2%, 销售额则增长11.2%。届时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 300万吨销售额115.6亿美元。

    美国《现代塑料》则报道,由于看好中国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外国公司近来纷纷加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开发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现在,世界所有从事工程塑料、改性塑料的跨国公司,在国内全部都建立了改性混配工厂。由于国外大牌公司的不断涌入,使原本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更加白热化。他们凭借着资金、技术、品牌和服务的优势,同国内企业争夺市场。今后市场竞争的变化,决定因素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依靠填补国内一些空白、掌握几项新技术和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了。而是要将企业整体的技术、工艺、质量、经济等各项指标综合起来,直接参与同国际跨国公司们的评比,能否取胜则要看综合实力的较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