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铁林的故事

(2020-02-16 15:10:10)
标签:

铁林

武汉

新世界

喝酒

红劲头

分类: 流云易逝日犹光(回忆录)

我和铁林的故事

我和铁林的故事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认为有点新奇之感,我得解释一下:WH是当前全国关注的城市W H,而铁林不是当下热播电视剧《新世界》中的老二铁林,而是我们的一个同事,他不姓铁,名字叫铁林,大家称呼他时,都直呼其名为“铁林”。

可这个铁林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我和铁林在WH做过几个月的同事,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们都给公司在为一家电视台的一个频道做承包广告业务,我们公司在小东门附近,离洪山广场不远。

那是一段很值得回忆的日子。

铁林是北京人,个子不高,瘦瘦的,为人很谦和,一点不豪横,给人的感觉有点迷迷糊糊的,但也很局气。与《新世界》中的铁林不是一类人。

他有个天生的缺陷,说话有点结巴。但他很聪明,他用了一种加衬字的方法,就是在打结的地方(即一两个字停顿时)加上一个“啊”字,比如他要说“何老师,你上午出去吗?”他会说成“何啊老师,你啊上啊午、出啊去吗?”说起来就很流利了,不打磕巴。我们都叫他“铁啊林”,他也不以为意,毫不生气。

别看铁林说话不利索,但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头脑也活泛,遇到突如其来的变故,他能迅速作出应对,是一个有能力的公关高手。后来他就被调到江西南昌独立负责一个频道的广告业务任频道总监。

他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嗜酒。几乎天天要喝,白酒红洒洋酒啤酒,样样来者不拒,知道我也喜杯中物,他跟我特别亲密。

那时我们都住在公司租的宿舍里,晚上是没有什么事的,他就会约酒。

有一回,晚饭时,每人喝了二三两,他觉得不过瘾。我刚回房间,电话来了:“何啊老师,到啊我房啊间来,沈啊龙也在,咱哥啊仨喝点!”沈龙是西北人,久在北京,也是能喝的主儿。

这回铁林来了个新鲜玩意,叫“红啊劲啊头”,把两罐红牛、两小瓶W H产的劲酒和一斤北京64度二锅头掺在一起,每人两大杯。别小看这“红劲头”,还真厉害,你想红牛是功能性饮料,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加速心跳,增加泵血量;而劲酒含较多的药物成分,能能够补肾填精、滋阴壮阳、益气健脾,让人兴奋;高度二锅头就更烈了,喝下去就像一条火线从喉咙直冲到胃里;这三种东西混在一起,不容易对付呀!虽然入口的感觉比较平和,甜而不辣,柔而不烈,可绝对有后劲,没有良好的心脏和酒量,千万别试。

好在那时我才五十多岁,还属于身强力壮,三个人一边“白货”一边喝,就凭着花生米和薯片佐饮,到了十二点不到一点,干完了,而且三个人都没事。

也许是功能饮料的作用在发挥功效,也许是酒精产生的兴奋,铁林提出再到街上喝点啤的漱漱口,我和沈龙虽然很不情愿,但出于他的热情,只得同行。

小东门一带即使到午夜,还是有不少摊档与小饭馆在营业的。铁林在一家卖鸭脖的小摊子上站了一会儿,拿了一包鸭脖来,说是人家老板送的,因为什么呢?他说公司要搞活动,请几十桌人吃饭,需要提供大量鸭脖,还问人家能不能供应这么多,人家说提前一天通知就没问题,这包鸭脖算是试吃,不收钱了。

我们找了一家小饭店,是个夫妻档,见我们来了,老板让老婆先去休息,他来照应。我们叫了两个菜,他们二人每人两瓶啤酒,我嫌啤酒胀肚子,要了一瓶小枝江。

这回喝得更慢了,铁林话特别多,已经是车轱辘话了,但仍然不依不饶坚持喝。这一拖就是两三个小时,人家老板趴在旁边的桌子上已经打鼾了。沈龙先打退堂鼓了,说:“何爷,我撑不住了,该我喝多少,说个数,我一口干了,先回家。”他叫醒老板又叫了一瓶啤酒,一口气喝完了,出门回家了。

我本来以为,沈龙一走,我们也结束了呗,就掏钱买单。铁林死不不肯,又叫老板给我上了一瓶小枝江,他又要了一瓶啤酒,说,喝完再走。人家老板忙乎了大半夜,也没赚到一百块钱。

等我们踉踉跄跄往回走的时候,东方已经泛出鱼肚白了。

铁林就是这么个人,后来我去南昌,他请我喝酒;到了北京,他请我喝酒,每次都不止一顿,都是喝完了再找地方接着喝,真受不了他。可也真喜欢他的这份热情与哥们义气。

这说话过去了十来年了,一直没有联系,如果再见面,还会喝酒,可我,已经不能这么个喝法了,我想他也该有所收敛吧。

《新世界》中的铁林不是个好人,我的朋友铁林是个好人,差点儿忘了说,他姓王,全名王铁林。

 

(文首照片第一张与铁林,第二张与沈龙,感谢好友吴建梁拍摄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