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印象:忙碌的鱼市

标签:
斯里兰卡尼甘布鱼市渔业乌鸦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对于斯里兰卡,我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以前上学时只知道这个国家叫锡兰,是一个南亚的热带岛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两年前一个朋友提出去斯里兰卡旅游,我当时对斯里兰卡还是比较茫然的。只知道有个猛虎组织闹得挺厉害,与政府军战事不断,只是在2009年的5月才结束了长达25年的战争状态,内战结束。目前的形势是比较平稳的。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有齐世界主要的几个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但又是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信仰佛教的人占总人口的90%,所以有着特殊的风情。这对我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2018年的12月,我参加了一个摄影团去斯里兰卡,虽然这一年的3月,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发生了暴力事件,全国进入过紧急状态,但很快就平息了,并没有影响我对斯里兰卡的向往。
我们是12月9日到达首都科伦坡的,即前往30公里以外的海港城市尼甘布,这里的鱼市场十分有名。我们的第一个拍摄点就是鱼市场。可惜我们在机场耽搁的时间过长了,我们到的时候最繁忙热闹的早市已经过去。第二天的一大早,我们又补上了,天不亮就赶到鱼市,一直拍摄到将近中午。
斯里兰卡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有点像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样子。房屋建筑比较简陋与普通,居民的穿着也比较朴素,可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和程度却是非常亲密的。我们拍照时,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友好,有的还特地摆出姿势来让我们拍。
把一个市场作为首选的景点,这是比较罕见的,但你去了就会知道,这里确实很有特色,而对于摄影者来说,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也都有很丰富的内容呢。








鱼市就在海边的堤岸边。在青紫色的晨光下,有大大小小的船儿进港,有些是机动的船,也有的是手划的船,都是运鱼来的。太阳还在云层后面没有露脸,一抹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在水面上,波光耀金,小船欸乃驶来,水面白鹭飞起,还叼起捕获的小鱼,真是一幅极美的图画。
天还没亮,但摊档上已经满是人了。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已经有人在进行各种鱼类与海产品的交易。有人在用刀剖分着鱼,有的鱼很大,长约两米,估计一条不下二三百斤,鱼头与鱼身被分离开来,我估计是供应给加工厂的。也有一些小鱼和虾成堆地放着,则是卖给附近的居民的;还有的摊档是像卖肉的那样把大块的鱼分成小块出售的,有不少妇女在挑选着。







港湾的小汊道里,还有撒网捕鱼的人。水边有许多白鹭,也不怕人,即使你走到离它很近的地方,它也不飞。除了白鹭,还有乌鸦,乌鸦在斯里兰卡被视为神鸟,是吉祥物,没有人伤害它,随处可见。乌鸦是吃腐肉的,鱼市有许多屠宰后的内脏与残肉,正是它们的丰美食物,所以吸引了大批乌鸦。屠宰鱼的案板旁的柱子上,都伫立着乌鸦。












天渐渐亮了起来,早市的热闹过去以后,又是另一种的繁忙景象。那是忙着晾晒鱼干的人们。一些一两斤或两三斤重小点的鱼剖开除去内脏后平铺在海滩上晾晒,有专门用刀剖鱼的,大都是妇女;有人把鱼用箩筐抬给她们,再把她们处理好的鱼铺放在海滩上;还有把已经晒过的鱼一条条翻面的、把晒好的鱼装箱称重的,各司其责,有条不紊。
到这里参观的游客不是太多,我估计是这里的浓郁的血腥之气所致,这个味道确实不怎么好闻。我因为嗅觉不灵,倒也不觉得,反而为这种独特的视觉形象所吸引,转悠了许久。



这里的水产是丰富的,而这里的人都是从事和捕鱼有关的职业。他们似乎是很忙碌的,好像也算不上很富裕,因为他们的劳动大都以手工为主,劳动量也不轻。不过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过多的疲惫与负担,在一位结网的中年人的目光里,我也看到了一些悠闲。
我们离开尼甘布鱼市时,已经快中午了,喧嚣的市场已经趋于平静。那摊档的案板上睡着的一条狗,懒洋洋地看着我,似乎想告诉我,你们也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