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之行:走上戈兰高地

标签:
以色列中东战争安南戈兰高地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从我们懂事起受到的教育,以色列似乎就是一个妖魔化的国家,用当时的话说,属于侵略者、反动派、杀人犯的范畴。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民主的国家,而且对我们中国很不错,才慢慢放松了警惕性。但官方仍然是站在支持巴勒斯坦的一边,而巴勒斯坦始终与以色列是对立的。
这些年,我们与以色列的关系逐渐改善,旅游也开放了,有句话说,以色列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国度。所以,我一直想去以色列看看。今年终于成行。
我们从北京起飞,飞往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当第一抹曙光投射到飞机的翅膀时,我们到达了特拉维夫。机场很漂亮,让人眼前一亮。
迎接我们的导游是一个温州的小伙子,来以色列已经五年了,大学是希伯来语专业,研究生是希伯来文化,他为我们介绍了许多我们不熟悉的关于以色列的情况,让我们耳目一新。
以色列是一个不大的国家,面积多平方公里,只有江苏省的五分之一多,人口800多万,只有江苏省的十分之一。
以色列虽然国土不大,却具有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地貌,原本是一个以沙漠为主的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真正是沙漠变绿洲,全世界都是沙漠化日益严重,只有以色列沙漠面积在减少。这要归功于他们领先的海水淡化技术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他们水的循环利用高达80%。
在以色列虽然水资源十分珍贵,但你不感到这里是缺水的,矿泉水一瓶要一个美金,但喝起来很爽口。
以色列是世界上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他们对宗教的态度是十分包容的。但是1948年5月14日正式建国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五个国家投入的兵力比以色列全国的人口还要多,但并没有征服以色列。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因为是用绿色墨水画的)。而现在这条线的以色列一边就是绿意葱茏的,而另一边则是黄色的沙漠。
以色列的每一个男子都要当兵,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处在战争的状况下。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1967年5月再次紧绷。叙利亚、约旦、和埃及透露了开战的意图,埃及并且驱逐了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埃及违反了之前立定的条约、并且封锁了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堤蓝海峡,接着又在以色列边界部署大量的战车和战机,以色列于是以埃及挑衅为由在6月5日对埃及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势,只有了六天时间,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击败了所有阿拉伯邻国的军队,并且在空军战场上获得完全的胜利。以色列一口气夺下了整个西岸地区、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更为惨烈的是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在争夺戈兰高地的战斗中,以色列牺牲了3000多年轻的战士,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山谷,所以这里又有眼泪谷之称。那是母亲的眼泪,为自己血洒疆场的儿子而流的眼泪。
我们的一个行程是去戈兰高地。我们都想去看看这个曾经世界瞩目的战场。








可是当我们到达这里时,再也无法想象那时战火纷飞的场面了,只有一派祥和的气氛。你会看到道路两边用废旧的枪炮残骸做成的各种造型,有动物,也有人物,这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从这些造型上,可以感受以色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和平世界的向往,以及他们性格中的幽默一面。




戈兰高地的战壕仍然存在,有一些端着枪的人形靶似乎是告诫人们,战争的威胁还没有完全解除,还要提高警惕。不过这里完全没有任何军人的驻守,只有一根高高竖立的白色木棍,上面用四种文字书写着宣传和平的文字。我相信,约旦河谷两边的人民都是反对战争的。站在最高处向约旦及叙利亚望去,虽然不是绿草成茵,但也没有任何刀光剑影。
高地上最高处有一家咖啡厅,叫安南咖啡厅。之所以这样命名,一方面安南在希伯来语中有云朵的意思,这是在最高处之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感谢他在任期间为中东和平作出的努力。这家咖啡厅还用中文写了欢迎光临的牌子。


我们是8月18日去戈兰高地的,而就在这一天,安南逝世。这真是一种巧合,也许是上帝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在以色列,我们感到很安全,看到各种不同的人也都是很自在与快乐的。这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也是一个科技与经济发达的国家。我相信,我们的中东之行也一定是丰富多彩而愉快顺利的,因为我们还要到曾经是以色列的敌对国、而现在已经签署和平条约的约旦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