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关于烈士的断想

标签:
清明扫墓烈士冯立生不忘初心 |
一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老了,总会想起小时候的事儿,那时我们怎么过清明的呢?
上小学时,每年的清明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祭扫烈士墓。宝应的烈士墓在东门外,是一个不大的陵园。我们都会戴着红领巾,排着队,站在烈士墓前。我常常是朗读向烈士献词或献诗的人选。回到学校,老师或是请来的老革命便会给我们讲烈士的故事。宝应著名的烈士有林友映、闵鉴青、苏律、蔡廷柏等,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村、乡的名字。我的同班同学高岫林的亲舅舅就是闵鉴青。
那时在我们的头脑里,烈士都是战争中牺牲的,打仗才会有烈士。而造成烈士牺牲的都是反动派。
二
到了上中学时,仍然是每年清明去烈士墓祭扫。烈士墓里有一个墓碑,是我们必须去致哀表示敬意的,那是解放后宝应县中学第一任的校长冯立生先生。记得墓碑是县委书记周邨、县长周兴署名的。冯先生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共产党人,他是因工作积劳成疾,患肺结核医治无效而去世的。
原来烈士不一定是死在战场上的人。人是逐渐成长的,于是我对烈士的理解又多了一层。勤勤恳恳在工作岗位上走完人生历程的人,也是烈士。
五
离开学校以后,好像就没有去烈士墓祭扫的事儿了。最多是旅游时,把某个烈士的墓当成景点去凭吊。今年前不久去云南文山州,在长途汽车上路过中越边境的麻栗坡,曾经有一丝冲动去看看老山牺牲的烈士墓。但汽车很快驶过了。
这十多年来,父母和妻子相继去世。每年清明都会去扫墓。他们的墓地是上海最大的墓园之一,里面也有些烈士的墓。经过时,我也会站立下来,看看墓碑与雕像,表示一下自己的敬意。
不过从电视上看到,还是有许多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祭扫烈士墓的。他们在烈士墓前献上鲜花,献上诗歌。
我忽然有一种感觉,人们在祭拜自己的亲属时,有的会献上供品,有的会烧些纸钱,可在烈士墓前这种现象不多,除非是烈士自己的亲属。是不是烈士就只需要鲜花与诗歌呢?
我们在想起烈士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们为了我们的今天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烈士始终是我们心目中值得尊敬的崇高而伟大的人。我想,他们的初心里应该是没有如果今天还活着,享受“退休工资不打折、多拿一个月、有旅游费”等额外福利的,也没有让自己的子女当个一官半职的要求的,可能更多的想的还是百姓,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
“不忘初心”是对活着的人说的,是对在当初有过某种信念的人说的,烈士已经实践了自己的初心。
六
我年轻时也想过自己成为一名烈士,现在才知道,这个想法很幼稚。
虽然烈士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怀有壮志的人,曹操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早已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我只剩下暮年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也算不上一名烈士了。
不过,我还是从心底里尊敬烈士,景仰他们。我也希望大家都尊敬烈士,景仰烈士。
(照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