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春影:元阳梯田

标签:
元阳梯田坝达多依树老虎嘴爱春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这次云南行从昆明出发,2月25日的第一站便是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的元阳。而元阳的景观就是梯田。
元阳的梯田应该说是举世闻名,因为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申遗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可非同小可,虽然元阳的梯田可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是声名大噪却是近二三十年的事。那是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族文化研讨会期间,包括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扑面而来的充溢在天地之间的梯田,完全是人类留在大自然的精美雕塑。后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元阳梯田就成了云南著名的风景了。
我们的行程安排是2月25日到元阳,先去坝达景区拍日落;第二天一早去多依达景区拍日出,然后马不停蹄去爱春景区拍蓝色梯田,下午赶到老虎嘴拍日落;2月27日早晨再一路拍摄,离开元阳去坝美。这样元阳的三大梯田景区坝达(包括箐口、麻栗寨)、多依树(包括多依树、爱春)、老虎嘴等近两万亩壮丽梯田景观,一网打尽。至于能不能拍到日出日落,那就要看我们的造化了。










元阳的梯田掩映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水汽氤氲,云海漫漫,经常会是大雾迷漫。我们下午到达坝达时,浓雾几乎遮住了所有的景观,什么都看不到,我们耐心守候了两个多小时,雾终于慢慢散去,雾下的水田开始显现,而夕阳的反光让梯田的水面明亮起来,色彩也幻化得多样,夕阳是而朱红到深红,远处云的色彩也从蓝过渡到紫,只有梯田水面的金红是最美丽的,一道道弯曲的边沿使构图生动起来。
28日的早晨我们天不亮就起身了,因为拍摄日出的地方并不太大,而拍摄的人太多,所以要先占机位。那天早晨也一直是雾气重重,什么都看不见,也是等了两个多小时,到了八点半,雾是退了,梯田也露出了容颜,虽然没有日出的精彩,但是阳光下的梯田真的是很漂亮的。而且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时隐时现、明暗交互的一小块梯田从云雾中悄然而出,也会让人有种难得一见的欣喜呢。

拍到九点,我们早饭也顾不上吃就转场到爱春,那里的蓝色梯田是久负盛名的。可是迎接我们的还是浓雾,我们只有耐心等待,等待一阵风来,把雾吹薄些,让我们隐约看到一些景致,朦胧也是美呀,只要看到梯田,我们已经满足。当然,我们更期望更大的风来,把浓雾完全吹开,我们也期望太阳的光芒与热度,横扫大雾,让我们看到蓝色梯田的风姿。
耐心总是有回报的,到了临近中午,终于云开日出,一派丽日蓝天,而在蓝天的映照下,梯田的水面呈现出亮丽的蓝色,这是罕见的景象。我们足足拍摄了一个多小时,虽然已经到了下午一点多,可几乎没人想到吃午饭。
下午我们稍稍休息了一下,就去老虎嘴拍日落。可是到了景区我才知道,原先的路边拍摄点因为有石块脱落被封闭了,那只能走下五百级台阶去拍摄,拍完日落还要摸黑走上五百级台阶,我望而却步了。好在领队帮我找到了一个公路边的地方,完全可以俯视日落下梯田的一侧,虽然不能窥全豹,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我也拍到了日落的梯田。
说元阳的梯田是五彩的,一点儿也不过分,除了我们已经看到的金色的、粉色的、紫色的、蓝色的梯田,还有浓雾笼罩时的绿色的,还有水面铺满红藻的深红色的,还有偏土黄的原色的,有时整个画面是一种主色调,而有时则在同一个画面上是五颜六色,极其鲜艳的。用任何文字形容元阳的梯田,这时都会感到贫乏与无力。
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是不是也可以说,元阳归来不看梯田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元阳梯田不仅仅是自然景观,也不仅仅是人工佳构,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需要记下的几个数字:
元阳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700多级。
元阳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形状各异的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而连绵成片,则面积可达上千亩。
元阳全年相对湿度85%,雾期长达174至180天,全年日照数1770小时,降雨量为1398毫米,所以才会有云海缭绕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