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伤感 有点忧郁

标签:
伤感秋日矫情忧郁伤秋 |
分类: 灯下觅华章(随笔) |
前几天,我把几年前的一篇博文《秋天——略带伤感的小品》又通过微信转发出来,有的朋友看了,可能是出于好心,竟然来劝慰我,说“年复一年,秋天总会如期而至,不要伤感,一年四节长一岁,人终将会老去,何不愉悦度过每一天呢”?
我有点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人为什么不能有时伤感,不能有点忧郁呢?
人所有的七情六欲都不可能保持在某一种状态上,总是交替进行着的。
我们去看山,不会喜欢高度在一个海拔上的山,看山不喜平,总要有起伏,有凹凸,峰峦兀立,峡谷曲折,那才是美景;
我们听音乐,不会总是沉醉在高昂的快板中,一段缓慢悠扬的乐段,恰恰是乐曲华采乐章的铺垫,无论交响乐还是民乐,都是如此;
我们品尝美食,不会一味地追求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像节日天天被宴请,回到家来,简单地吃一碗泡饭,就点榨菜,那也是求之不得的;
热恋中的男女,老是腻在你恩我爱的缠绵中,情话总要听厌的时候,拌几句嘴,分开几天,反而更加亲热,这正是所谓“小别胜新婚”;
人们都喜欢丽日蓝天,万物生长也离不开太阳,但是在炎热的夏季的中午,是否也期冀着天边飘来一片乌云,下上一阵暴雨呢?
造物主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有白昼,也有黑夜,有春夏,也有秋冬。
这世界需要节奏,需要更替,需要轮回;而不需要某一种不变的状态或情怀,哪怕是人生中的快乐。
所以,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有时伤感,需要有点忧郁。
我在那篇文章中所说的秋天的淡淡的伤感,是我的个人的一点“矫情”,有时,我会让自己矫情一下,享受情绪变化带来的“忧愁”,虽然并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是因为“而今识尽愁滋味”,便有种“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劲与自信,“却道天凉好个秋”了。可能这也是个人气质使然。
用现在流行的语言说,对于有时伤感和有点忧郁,——我喜欢!
伤感是成熟的表现,那篇文章中引用的林语堂先生的一段文字: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
秋天是最可以伤感与忧郁的季节了,当然,这与气温不定、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使一些人心中产生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有关,尤其对于一些心理敏感的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点心理敏感,唐代司空曙有诗“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玉家”,其实每个人的心理变化也不是凭空的心血来潮或毫无由来的。
再回到这篇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人能够保持每一天都愉快吗?每一天快乐,能每一分每一秒都愉快吗?我想,没有人能做到,也没有人有这样的愉快,除非是一个傻子。
伤感与忧郁并不可怕,只是,通过伤感与忧郁的调节,自己能够进入平稳的心理状态,不能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伤感与忧郁与愉悦与快乐交替着,才能较长时间较深程度地保持愉悦。就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伤感与忧郁,何来愉悦与快乐?
还是用我那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今年的秋天,我感到一股淡淡的伤感。因为种种秋声纷至沓来,秋虫的凄鸣,秋雨的淅沥,秋叶的簌簌,秋风的萧飒……
——这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愉悦,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