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风情:行摄果子沟大桥

标签:
果子沟大桥铁关伊犁第一景抓拍峡谷孔道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从乌鲁木齐到伊犁河谷有一个必经之处,这就是被称为“铁关”的果子沟。它位于新疆伊犁霍城县城东北的40公里处,是一条的著名峡谷孔道,全长28千米,现为312国道所经过。
果子沟的得名当然和整个沟谷的河滩、山坡,长满了野生的苹果和山杏、核桃有关,但是更重要的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的咽喉,可以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加之险峻的山势造就了壮丽的风景,被誉为“伊犁第一景”、“奇绝仙境”,古人赞其曰“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
进入了21世纪,果子沟更负胜名了,这是因为果子沟大桥的出现。地势险要的果子沟有不少连结峡谷的桥梁,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通道,曾架桥48座,可见路之险峻,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不过2011年9月30日正式通车的果子沟大桥却使历史上所有的桥梁黯然失色。
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是国道045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桥梁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达200米,两个主塔高度分别为209米和215.5米,大桥主桥全部采用钢桁梁结构,新疆自治区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
我们这次的拍摄是这样进行的:
5月22日晚我们住在赛里木湖附近,5月23日清晨我们守候在果子沟一座旧的大桥(也是312国道经过的公路桥)和果子沟大桥附近的山上拍摄晨曦朝霞中的大桥。
然后我们从果子沟大桥下穿过去伊犁河谷,可以仰视及抓拍大桥的雄伟风姿。
5月27日,当我们从伊犁返回乌鲁木齐时,再经过果子沟大桥,不过这次是从大桥上经过,既可以从较远的地方、不同的角度观看大桥在雪峰青山峡谷中的旖旎风景,也可以近距离一睹大桥主体工程的巍然丰采,可以将大桥的整个风貌收入眼中。
我们的拍摄有静有动:
静则是指5月22日从日出前到日出后的拍摄。那天早上六点前我们就起来了,车行大约一个小时,到了拍摄地点。大家就都一字儿排开,架好了三角架,等待着清晨那第一抹红光投射到对面的雪山顶上。那时的气温是比较低的,大约只有六七度,我们把带来的所有的衣服、包括冲锋衣、抓绒衣都穿上了,可是手指还是冻得僵硬发麻。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构图,远处是雪山,近处是绿色的树林与草地,中间的低处有一座公路桥,高高的梁柱托起路面一直伸向隧道,隧道口亮着灯光,不时可以看到汽车从桥上通过。桥梁下有几个白色的蒙古包把画面点缀得更有活力,色彩也更丰富了。
从青白色灰暗的天空到雪峰被映红,到近处的色彩丰富鲜艳起来,我按下第一张照片的时间是7点28分,随着光线的改变,我们不断拍摄,到我们转到第二个拍摄点前,时间是8点26分,我们花了一个小时左右。
第二个点是正对新果子沟大桥的山坡。
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景。两个高大的主塔和斜拉桥的钢索都可以一目了然,桥上的道路顺着蜿蜒的山势一个漂亮的弯道通向远方,而桥下也是一条公路,夹在两边山坡的峡谷中一个S型的扭动让面面增加了动感。
太阳从我们的右后方升起来,照在桥上,照在绿色的山坡上,照在冰雪覆盖的雪峰上,这个过程也是很美的。
9点半,我们结束了这次静的拍摄,上车出发,从果子沟大桥下通过,去美丽的喀拉峻草原。
其他的果子沟大桥的拍摄只能在运动的状态下进行了。因为都是在车上。
高速公路是不准停车的,而且确实也很危险,我们只能隔着车窗,端着相机,一边颤抖着一边寻觅机会按下快门。这样的拍摄当然不可能出什么大片,也难得有满意的作品,但是可以记录下我们行程,记录下果子沟大桥的壮丽,而且,这样的拍摄也是一种乐趣呢。
据说,果子沟大桥在设计施工中秉承“以最小限度破坏、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要做到建成的大桥桥身与果子沟的美景浑然一体,从我们此行拍摄到的景色来看,这一点完全实现了。它是一个现代化建设与大自然美景的完美结合,使果子沟大桥成为新疆一道难得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