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元旦之晨

标签:
浙中秘境古堰画乡瓯江之晨水墨丹青通济堰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又到了元旦小长假,到哪儿去走走呢?有什么地方既不是人满为患又值得流连呢?女儿和我报了游侠客的浙中秘境团,是从12月31日跨年到元月2日三天。
我们团第一天下午到达浙江丽水缙云的鼎湖峰,游览之后又驱车到达丽水莲都区的古堰画乡。
所谓古堰,是因为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古窑树古村落;所谓画乡,是因为这里有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和“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以及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美术场馆。而无论是古堰还是画乡,其实都离不开一条著名的河流——瓯江,通济堰是瓯江与松荫溪汇合处的拦水坝,而美术写生也完全离不开瓯江的风光。当然,严格地讲,这里是瓯江的的中段,称为大溪。
我没有像同行的年轻人那样找一个可以喝酒唱歌、Happy至午夜迎接跨年的钟声,因为我料定清晨的瓯江一定是很美丽的,所以在晚上实地去江边的古镇考察一番后早早休息了。
天还没亮,我们已经出发了。我们走在古镇的街道上,天边才泛出些微的青光,渐渐变红,看不到任何的行人;到达江边时,露宿在帐篷中的旅行客还没有起床,他们的帐篷里还亮着灯光,过了一会儿,天光渐明。
我们站在江边,周遭一片静谧,没有人声,也没有鸟鸣,甚至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慢慢地,远山显露出隐约的山影,而天空的云彩也映照出薄薄绯红的霞光,江对岸的树丛倒映在水中,一只小船缓缓驶向岸,模糊地辨认出那船上是一位老者。——瓯江2017年第一个清晨就这样以一幅水墨丹青展开了画卷。
随着亮度的增加,河中的竖着白帆的小船横在岸边,没有人,让你不由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来;而旁逸斜出的枝条虽然已经落掉了叶子,却仍然以虬曲与苍劲的姿态呼应着低矮灌木的绿色,为画面增添了气韵;山是淡淡的绿色,树是淡淡的绿色,水也是淡淡的绿色,就连岸边石头上的青苔也是淡淡的绿色,只有天空是青白一片,有一点淡淡的粉色;而这一切都沉浸在江上水汽的氤氲之中,无须任何加工,完全是一幅水墨渲染的大写意。
再过一会儿,静止画面开始活动起来,早行的游客已经伫立在江边,凝视与欣赏这幅画了,她也成了画中人;江边树下的乌篷船虽然还未见它的主人,但江上的机动摆渡船已经在往返载客了,两个骑着摩托车的人也许是今年的第一拨渡江者;岸边小渔船上走下来一位老人在水里清洗渔网,即将开始他一天的劳作了;在码头上的一根柱子上挂着几个红灯笼,在青苍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似乎在它的映照下把天空也渐渐映红了;一缕阳光投射在树的枝干上,是在昭示天下,光明的一天开始了;远远有一对情侣在拿着相机拍摄……画面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了充满活力而温柔热情的色彩。
太阳越发显现出热烈,江上的雾气消散了,天空变得湛蓝,而水面更加清澈,水天之间的树丛用朝霞的红、枝干的赭、土地的黄、叶子的绿把蓝色剖开,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色彩丰富起来;这时再看刚才那淡淡的水墨,已经变成了明快而多彩的水彩画了,即使是那些小船,也着上了艳丽的颜色;你看那撑起画架在写生的画家,他笔下的色彩也浓浓的、重重的。而这一切,会让你的心跳动得更快,一种激情从潜滋暗长变得勃勃萌发。
我们上了游船,驶离了码头,置身于美丽的瓯江中。那棵被誉为“浙江第一树”硕大的樟树传说有1700多岁了,在阳光的照射下,葱茏茁壮。船行在江上,视野变得不同了,我们从古老走向现代,新的旅程开始了!
2017年的第一个清晨,这个瓯江的元旦之晨,开启了秀丽的山水画卷和壮美的人生旅途。我会永远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