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甚囧

标签:
年囧年夜饭央视春晚春节出行迎财神 |
分类: 灯下觅华章(随笔) |
“囧”这个字,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单个汉字”之一。随着电影《人在囧途》、《泰囧》、《港囧》的热映,它似乎又有了在某种情况下难以选择、走投无路、无计可施的含义。
比如过年,也好“囧”呢。咱不说为了回家奔波几千里的长途之苦之累之艰辛,就是在一个城市里,也有许多年来甚囧的呢。咱们简称为“年囧”吧
年囧一个囧项(即囧的选项,囧的某个方面)是年夜饭在哪儿吃。
现在社会的主流人群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了,结婚了,年夜饭是去男方父母家吃呢,还是去女方父母家团圆?无论去哪一家,总要剩下两位孤独的老人,真是于心不忍,但如果男的去男方父母家、女的去女方父母家也会另老人心有不安,那岂非活活拆散鸳鸯吗?当然可以两家一起团圆,可到哪家去了?遇到计较固执的老人,也是不愿离开家门的;去饭店是一个选择,但有的老人认为年夜饭只有在家吃,才有家庭的温馨气息,在饭店匆匆吃完再往家赶,太没意思了。况且老年人,对于吃喝本身的兴趣不大,旨在和下一代、第三代相聚,享受天伦之乐,更不愿饭店了。在某些家庭,这是一个问题,很难作出十全十美的选择。
年囧另一个囧项,是看不看央视春晚?吐不吐槽?
在不少老人认为,已经看了二三十年央视春晚了,还得看。可年轻人根本认为央视春晚无法看,一年比一年差,各地方台的春晚比它好多了。而且每次看了,都会吐槽不止,即使那些央视春晚的铁杆粉丝们,也是骂声振重九,怨气冲云霄。今年因为这个春晚,微博微信满天飞,很多吐槽的笑话我看比春晚的小品都有意思。不过,好像一接触政治,让许多人感到压力,细思恐极,还是别招惹麻烦。好在现在多了微信,可以摇摇手机、抢抢红包,倒也有不少乐趣呢。
年囧还有一个囧项,是亲友间的年饭如何吃?
许多亲戚朋友,平日来往不多,各自都很忙,只是一年一度,在过年期间碰碰头,聚一下。有的是轮流坐庄,这次你请客,下回我埋单。可这会带来攀比,使宴会的档次越来越高。因为你这次带的是五粮液,那我下次只能是茅台了;你席间上了鱼翅,那我起码得有鲍鱼、燕窝吧。就让大家有了压力,感到了困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其实可以学学外国人,实行AA制。比如我姑妈家的兄弟姐妹,每次加上我,一共六家,两桌人,结账时分成六份,每年如此,倒也不错。当然AA制不能算得太精细,听说有的人家按人头计,就有点像吃自助餐的味道了,亲和力减少了。
年囧再一个囧项,是准备什么菜、多少菜呢?
现在平时的生活已经是不错了,如果按几十年前的标准,可以说是天天过年。所以每逢过年过节,吃什么也够头疼的。肯定要买一些比较高档的食材了,也肯定要做一些家人喜欢吃的菜肴了,何况还有老人最喜欢的孙子辈要来,一定要特别丰盛。经常的结果是,做了一大桌,只吃了一点点,所以,剩菜便成了后几日的主打食品了。但如果不买这么多,不做这么多,好像又缺乏一些年味了,也不能体现我们蒸蒸日上的生活质量了。
年囧最大的一个囧项,春节黄金周出不出去玩呢?
春节放七天假,如果完全在家里吃吃喝喝,看看电视,好像很厌气,很无聊。但要出去旅游,一是到处人满为患,我有一年去浙江安吉的江南天池。去滑雪,雪场里全是人,要排队;去洗温泉也是人,也要排队。看着那么多人,你的兴趣便索然了。还有每到这时,虽然不收了高速公路的过路费,但路堵得你心焦气躁,而且景点门票骤增,旅馆酒店及餐馆饭店的价格高企,往往花了钱还住得不舒服,吃得不如意。有人说,你去冷僻点的地方呀?朋友,中国有这样的地方吗?到国外旅游也涨价了,有的涨了一倍都不止。
我有时真感到,还不如不过年,因为看到忙得不亦乐乎的人,看到公路上的车龙,看到公园里的人满为患,看到坐在家里百无聊赖的老者,真是年来甚囧呀!
小时候盼着过年,现在有点怕过年,这也许是老了的缘故吧。只是,人为什么不能活得更潇洒些呢?
要是想开了,不把年当年过,把天天当成过年,把婆婆当妈妈,把媳妇当女儿,把粗茶淡饭当山珍海味,把街景当青山绿水,把春晚当小区演出,可能就会感到何囧之有了。您说呢?
今天是大年初五,北方叫破五,南方叫过小年,但都是迎财神的日子,咱也从个俗,我衷心祝福大家在这新的一年,财源广进,招财纳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