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台圣地历霜华


标签:
贝子庙乌兰五台天下第一大敖包成吉思汗广场外八塔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内蒙自驾游之二
如果说内蒙自驾游的第一天看的是草原的自然风光,那第二天应该是宗教文化的巡礼了。
锡林浩特是锡林格勒盟行政公署的驻地,而锡林浩特市的形成却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著名的庙宇——贝子庙。
被誉为“北国名刹”的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浩特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蒙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语名“崇善寺”。



说起贝子庙,要追溯到清雍正年间,从遥远的青海来了一位名叫巴拉吉尔隆德布的活佛,他一路诵经布道,历经干辛万苦,来到锡林河畔。为了表示对活佛的谢意,巴拉吉尔王爷于1741年给活佛建造了一座小小的贝子庙。随着贝子庙听教、出家人的增多,庙里拥挤不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庙宇。贝子庙鼎盛时期,常驻喇嘛保持在千名以上,因而有“山麓千僧”之称。随之而来,贝子庙地区逐渐向集镇发展,各类集会经常不断。各地客商也陆续到贝子庙附近设点经商,从此贝子庙地区变为锡盟北部旗里最大商贸活动集散点,基本满足了牧民、喇嘛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贝子庙一带成了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中心,周围的建筑不断增加,数十年后最终形成了锡林浩特市。
我们到达锡林浩特的第一个旅游点便是这个历史悠久、不同凡响的贝子庙。
贝子庙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这里是锡林浩特市的中心。贝子庙就座落的广场北边。






我们看到的这座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飞檐斗拱,建筑风格的确显得沧桑而堂皇。但熟悉情况的人告诉我们,现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建筑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修复重建的。当年靠骆驼运、勒勒车拉从张家口、多伦甚至从西藏等地运来的砖瓦石佛像经卷,在1966年“文革”中被付之一炬,几天之内,庙顶被砸、塑像捣毁、堆积如山的经卷图书荡然无存。藏传佛教圣地、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的贝子庙几乎成了空壳。

我们走进庙内,有一堵墙遍是弹孔,墙上钉着一块牌子,说明是“文革记忆”。看到那些斑驳的砖墙,一股沧桑感油然而生,“文革”之孽,无庸置疑,竟然祸及这边远地区的民族宗教之地,真令人痛恨至极。
藏传佛教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传承了密宗的“男女双修”,有呈交媾式的佛像。我在青海塔尔寺看到过,是不对外开放的,我们是通过关系找到活佛才得以进入。北京雍和宫也有,也是不对外开放。而贝子庙则公然展示,在一个侧殿,只见男者(应该是一位佛,但我叫不出名字)盘腿而坐,右腿弯曲着,女者面向男者,双腿张开,丰润的臀部坐在男者的左腿之上,四臂相拥,胸脯紧紧相贴,赤身裸体作交媾状。当然其造型源于密宗的“男女双修”的教义,认为性是最大的创造性能源,通过性交可以使人类灵魂和肉体中的创造性能源激扬起来,与宇宙灵魂的大能合流,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走出贝子庙,我们踏上108级台阶,来到了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上,也被称为十三敖包的地方,这地方成了人们休闲的极佳场所。
在贝子庙盘桓了一个小时,我们离开了锡林浩特,下一个目标是另一个佛教胜地——乌兰五台。两地相距近120公里。




据史料记载:乌兰五台中的“乌兰”蒙古语意为“红”,乌兰五台约1900年以前,与山西五台(黄五台)同时成为佛教胜地,属历史上的“五个五台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齐名。当时五台分为红黄蓝绿白,山西为黄五台,乌兰五台为红五台。
乌兰五台景区占地5000多庙,那是相当地大。从远处眺望,碧绿的草毯上点缀着红墙金瓦的建筑,在阳光和云影下,就像一幅美丽的织锦画。
在景区游览,要靠景区的观光车往返其中。如果步行,一天都走不完。
新近刚建造完成的散布在山坡草原上的八座如来宝塔,被称为是“外八塔”,我觉得是在与承德的外八庙相抗衡,当然也是与五台庙的内八塔相区别。同行的知青说,去年来还没有这八座塔呢。这八座塔分别名为:惠宝塔、慈悲塔、智慧塔、赐福塔、镇邪塔、善缘塔、积善塔、吉祥塔,都是祈福之意。不过塔的外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因位置与背景有些差异而已。导游要求我们每个人双手合什,虔诚地在每个塔绕塔三匝,以表敬意,说是可以得福。我因自许年迈,腿脚不便,没有跟随祈福的队伍绕塔而转,只是在心中默默祈祷,想那佛祖会原谅我的懈惰吧。






真正老资格的应该是五台庙了,这庙的名字又称浩沁德王庙,浩沁德蒙古语译为“古老的”。此庙落成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1928年九世班禅曾来此访问过。同样不幸的是,这座庙在1966年“文革”时部分庙宇也曾遭到破坏。现在经过修缮,算是保存比较完整的,是一处有着鲜明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名胜古迹,极具文物价值。
庙前矗立有整齐美观的六个白塔与山上的两个白塔组成了八座如来宝塔,分别为:莲聚塔、菩提塔、四谛塔、神变塔、降凡塔、息诤塔、胜利塔、涅槃塔。这大概是所谓内八塔了,这八座塔的历史就悠久得多了。



乌兰五台景区的另一个景点便是成吉思汗广场,矗立着成吉思汗的坐像,坐像前有毛泽东手书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我不知这是对成吉思汗是褒还是贬呢,因为下一句是“只识弯弓射大雕”,那是对大汗的不敬呀!我想真不必用毛的诗句在此张扬。


其实,乌兰五台景区最值得称羡的应该是冠名为“天下第一”的大敖包了,这个敖包包底直径36米,高18米,小导游也要大家虔诚地转三圈,我仍然是负责拍照,心随着转。我相信福也好,寿也罢,还是佛缘因心吧。
我们同行的一行人在这个大敖包前集体合影,也算是有缘在敖包相会吧。
傍晚时分,我们驱车驶向西乌旗,途中依然是风景如画,蓝天白云下的草原,还有蒙古包,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这晚住在西乌旗,全天的车程大约20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