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1994年美国世界杯

(2014-07-01 08:00:00)
标签:

94年美国世界杯

马拉多纳

巴乔

米拉大叔

马家军

分类: 流云易逝日犹光(回忆录)

难忘的1994年美国世界杯

 自从1982年央视开始转播世界杯以后,世界杯的比赛就离中国的观众更近了。但后来86年和90年的转播,并不是所有场次都转,而是选择了重点场次,其他只能是录播。这可能与时差及转播的费用有直接的关系,也许那时的央视广告收入还不够丰盈。

到了1994年,央视渐渐财大气粗了,这一年开始了广告的招标,各路企业为争夺“标王”,一掷千万。加之中国足球热的兴起,这一年,中国足球全面推行俱乐部制,首届职业化联赛甲A联赛开始,这些因素促使央视对美国世界杯的52场比赛(24支队伍的小组赛36场,淘汰赛16场)进行了全程直播。

我当时在南京,已经从国家单位辞职自己开了一个小小的批发书店,时间是完全可以自由支配了,不用考虑上班的问题,于是和几个热衷足球的朋友每天昼夜不分地聚在一起看球、评球,充分享受着足球带来的愉悦。

那是一届非常有“戏”的世界杯,许多事让我们永远难忘:

在上届比赛用“上帝之手”打入一球而进入决赛的马拉多纳重现江湖,让万千球迷如痴如狂,激动不已,可他最终还是因小组赛被查出服用违禁药物而无奈地离开了绿茵场。阿根廷从此一蹶不振,未能进入8强。八强之中只有巴西一支南美球队,其余七支全是欧洲球队。

哥伦比亚的埃斯科巴在与美国的比赛中自摆乌龙,回国后身中12枪被杀身亡。成为绿茵场上最令人扼腕的悲剧。

喀麦隆队的罗杰·米拉在上一届已经吸引了世界球迷的眼球,这次又出现在对阵俄罗斯队的比赛中,并打入一球,米拉大叔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决赛阶段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和进球者。

难忘的1994年美国世界杯

风头最劲的当然还是意大利的“忧郁王子”巴乔。

决赛在意大利和巴西之间进行,他们都曾经三次获得大力神杯,谁将成为第一支四次捧杯的球队呢? 717日在洛杉矶玫瑰碗体育场进行的决赛,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

巴西的犀利进攻虽然占据了比赛主动,但是意大利的混凝土防线坚不可摧。120分钟双方互交白卷,只能通过互射点球来决出胜出,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互射点球方式决出冠军。

巴乔最后一个出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尽管巴西的桑托斯将球打失,但意大利队却已经踢飞两个,所以巴乔这个点球非进不可,当时时间仿佛都凝固了。

扫视、助跑、起脚,球箭一般地飞了出去,像一只鹰隼,直冲九天,球飞过了横梁,带走了意大利人对胜利的渴望……

全场的巴西人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可巴乔却失神地站立在罚球点前,一动不动,表情凝滞,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一丝惋惜、一丝愧疚、一丝疲惫,人们记住了,这正是忧郁王子独特的神情。

我相信,所有看过这场球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的神情,都会为巴乔感到遗憾。虽然我和很多人一样,非常喜欢巴西的足球,但因为有了巴乔,我更喜欢意大利。

我和朋友们在谈论球赛时,还发现这一届的球星,有很多是名字是以“马”字开头的,当时正是“马家军”红火的时候,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姓马”(用中国人的方法看)组成一个队,肯定可以夺取冠军,于是大家就根据这些“姓马”的球员的场上位置排出了一个国际“马家军”的阵容,是四二四的,当然也得把咱们中国的球员排一个进去,这个阵容如下:

前锋:马拉多纳(阿根廷)、马特乌斯(德国)、马萨罗(意大利)、马丁·达赫林(瑞典)

中场:马津霍 (巴西)、马兰戈斯(希腊)

后卫:马西奥·桑托斯(巴西)、马尔蒂尼(意大利)、马博昂(喀麦隆)、马明宇(中国)

门将:马切吉亚尼(意大利)

这当然是我们的一种自娱自乐,那时我们还不算太老,这一眨眼,已经过去了20年,怎么很多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呢?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