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饭·蛋炒饭·扬州炒饭及其他

(2013-11-30 09:00:00)
标签:

油炒饭

蛋炒饭

扬州炒饭

铁板烧炒饭

朱氏炒饭

美食

分类: 咀英嚼萃(饮食)

炒饭·蛋炒饭·扬州炒饭及其他

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大概都吃过炒饭吧,在我的印象中,炒饭属于剩饭的加工产品。有句话说“煮的饭炒了吃”,是用来形容多此一举,和“脱裤子放屁”的意思差不多,只是后者太粗俗了些。不过,即使是剩饭,炒了一下,便好吃了许多,成为一种美食了。

扬州炒饭应该是炒饭中的佼佼者,现在中国的东南西北的大小饭店,都会有扬州炒饭这道佳肴了,做法也大同小异,五彩缤纷的外观,香气扑鼻的味道,松软腴润的口感,喜欢的人是不少的。

不过扬州炒饭的兴起,大约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我从五十年代末到扬州地区,几乎在扬州地区生活了近三十年,都从来未见过、吃过现代流行的这种五彩炒饭,我们那时吃的炒饭大致只有两种,油炒饭和蛋炒饭。

先说说油炒饭。我在农村时经常吃,尤其是来了客人吃晚饭,只是用稀粥招待未免失礼,于是把中午的剩饭加点猪油炒一下,盛一小碗先上,以示敬意,吃完了就喝粥了。这种油炒饭很容易做,有两个关键,一是后放油,二是要放盐和大蒜头。先用小火把饭翻炒热,并将饭团塌开,可以稍微放一点水,盖上锅盖闷一小会儿,便于饭粒的加热。然后把饭分到四周,露出锅底,放上猪油,再把大蒜头拍扁切碎炸一下,即加盐与饭搅拌均匀,一碗喷香的油炒饭就做好了。在那时经常吃不饱饭的年代,这是很能熬饥抵饿的。而且吃的时候是不需要任何菜蔬佐餐的,只吃炒饭就已经是美不可言。

如果讲究点的,那就是蛋炒饭了。做法与油炒饭差不多,只是先把蛋炒一下。炒蛋时火也不能大,打蛋时稍稍放点水,再放点融化了的但不烫的猪油,不能让蛋有糊焦,要保持蛋本身的金黄色,且将蛋块揉碎。在把饭炒热炒开后,将蛋融入其中翻炒即得。这时的蛋炒饭,蛋块如金,饭粒如玉,晶莹油光,浓香扑鼻,松软可口,食之令人大快朵颐。

我上学时,尤其是在暑假,每天至大运河中游泳,然后去打球。回到家中,母亲总是将一大碗蛋炒饭放在我的面前,我风卷残云般吃得真叫舒服。在我的心中,母亲的蛋炒饭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多少年来,这种感觉是寻觅不得了。

当我离开扬州后,在深圳、在北京、在上海、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吃过扬州炒饭,但总是感觉不是那个味儿,加上了虾仁、火腿肠、青豆、胡萝卜丁、香菇丁,色彩是好看了,但缺少了那种鸡蛋和米饭本身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欢的。

儿子有段时间宅在家里读书,准备考研,中午自己做饭。他基本上是蛋炒饭,但他加上了火腿肠丁,还加上了老干妈风味豆豉,我有一次尝尝,真还是不错呢。

随着我到的地方越来越多,吃的不同的炒饭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湖南风味的泡椒牛肉炒饭,吃不了那个辣劲;南洋风味的马来炒饭,用酱油炒得红黑的,我不喜欢;韩国泡菜炒饭,吃不出香味,还不如吃石锅拌饭了。

有一种日本铁板烧的炒饭,我倒觉得是另一种风味呢。那是将米饭用小火慢慢地炒,一直炒到米成为一粒粒的,一个不靠一个,水分几乎完全蒸发了。然后加鸡蛋,加佐料,这种炒饭吃到嘴里,很有嚼劲,只是不能多吃,否则胃会胀痛的。

我还吃过一位香港名人炒的独门“朱氏炒饭”,可谓是重口味的。他用三斤米煮饭,用三斤广式香肠切丁,用六斤葱、三斤洋葱、半斤糖、半斤生抽、五斤鸡蛋作辅料,先将鸡蛋炒好,然后加香肠丁及各种配料翻炒至香味四溢,加入米饭和调味佐料,据说这种独门炒饭曾经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播出介绍。这种辅料多于主料的炒饭,似乎有点喧宾夺主,当然在今天主食已经退居二线的时代,倒也是符合多菜少饭的潮流的。但我吃了,虽然觉得不错,但还比不上从前家里的蛋炒饭。

只是,现在因为胆固醇和血脂都已经临界,这种令我终身难忘的蛋炒饭已经多少年没有吃过了,猪油现在也几乎从餐桌消失了,真怀念那种独特的猪油香。

行文至此,我真觉得有必要再吃一次猪油蛋炒饭了,根本不去考虑什么体检的指标。因为我有一句名言,“如果偶尔,没关系。”偶尔吃一次这种重油的蛋炒饭,满足一下口腹之欲,应该也是没关系的。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