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便

(2011-09-09 09:39:31)
标签:

随便

母亲

中秋

思亲

李默

分类: 灯下觅华章(随笔)

随便

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大小节日,春节、中秋、端午或者母亲节,都会想起父母在时的一些情景。捡拾旧物,看到了二十年前自己写的一篇短稿(曾经发表于1992年4月6日的《扬子晚报》),百感交集,那时父母亲都在,在现在都离我而去了,而家庭的那种温馨,却久久盈怀,挥之不去。仅以此文怀念远在天国的双亲。

 

中国的词儿很多是挺有意思的,比如“随便”。有个香港女作家认为它便是自由而凌乱,当然,她是从生活中体验的:

    屋子代表主人的性格,明窗净几,处处有反映,表示主人自我中心,对于来客加以反视,小 心处理,绝非一个好主人。反之,众物凌乱,小玩意夹在书报间,牛肉干糖果随处可见,椅子似乎都是杂物,但又张张可坐,冰箱内什么饮品小食都有,锅上还有余菜……都是显示出这是个亲切而自由的主人,你不会介意他,他也不会介意你。

——李默《随便》

这是一种潇洒的“随便”。

在我的家中,另有一种“随便”。

家人团坐在桌前,一顿可口的晚餐刚刚结束,母亲便很热情地询问:“你们想吃点什么?我明天买点什么?”

而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随便!”父亲已起身去开电视,我则翻开了晚报,而小女一边咀嚼着满嘴的最后一口饭菜,一边投入了她的杂志世界。

这时,母亲便叹道:“又是随便!”甚而至于忿忿然:“随便,随便!你们就知道随便!”

随便,原是随您方便,不给您为难,却恰恰为难了您。

我想,这里的随便其实是不愿动脑筋的一种托辞。当然,不动脑筋的人对于吃什么,确实是“随便”,这其中也包含着一种信任和依赖。——母亲对于每日的食馔总是尽量安排得令我们满意。

母亲,我们都是一些“随便”的人,就像那女作家笔下凌乱、自由的杂物,您也别介意我们吧。

其实,无论您每天的食馔怎样随便安排,我们也不会介意您的。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