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气 凛烈万古存 ——读文天祥《正气歌》


标签:
正气歌文天祥浩然正气网民微博腐败文化 |
分类: 浮光掠影(艺文艺评) |
偶尔翻书,见文文山(文天祥号文山)公之《正气歌》,高声诵之,溽暑之中,读此诗不啻如饮甘泉,遍体生津;又如坐清风,颇觉荡气回肠,诸多感慨,不吐不快。
自古以来,中国人为人讲正气,民族崇气节,文章求气韵,所谓“气”是什么呢?是天地之间,不见其形,变化万千,而充满环宇的一股浩然的精神。这种精神,千百年来,可以化为各种情状:“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历史上的这些志士仁人,为了正义,坚持真理,不惜生命,以自己的言行书写了万古流芳的正气篇章,诚为后人之楷模。这股浩然之气,横溢华夏,纵贯古今,今天,依然还有这样的正气之歌吗?请看:
在抗命队长,在殉职司机。在柴主播嘴,在众记者笔。在网民之怒,在微博之激。为街头烛光,为球场手臂。或为倚天剑,直指铁部去。或为排空浪,誓将腐败涤。是气亦磅礴,巍巍壮天地。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无论社会如何和谐,这股正气不可或缺,这是中华民族之魂!没有了这股正气,所谓繁荣昌盛,所谓世界强国,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都是虚假的。
文文山公生逢乱世,只能望空嗟叹,发出“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感慨,以一己忠诚,报国报君,实现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志愿。
古代先贤之正气,必须弘扬,就应该“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以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在国家利益为依归,“三个代表”说得不错,“八荣八耻”实应推重,向一切贪官污吏作斗争。
最近,这股沛乎苍冥之气,如狂飙,似巨浪,挟雷电,充盈百姓之心,席卷中国大地,荡涤污泥浊水,“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君不见,浩然之气满华夏,君不闻,正气歌声遍神州!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