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容乃大

(2011-07-23 18:45:38)
标签:

有容乃大

高僧

禅师

哲人

宽容

反思

杂谈

分类: 有道是人生锦囊(职场人生)

有容乃大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高僧南隐禅师,许多人都慕名向他问禅。

一天,有位东京的学者向他问禅,一见面,他就侃侃而谈向南隐说了许多自己对佛禅的看法,并向南隐求教是否正确。

南隐对他以茶相敬。禅师缓缓将茶水注入杯子,直至斟满了,还继续往杯中倒。那位学者看到茶水溢出杯子,忍不住开口说:“大师,水已经漫出来了,不能再倒了!”

“是吗?”南隐禅师说,“你不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水,你的头脑里也装满了你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还能说什么?说的再多也会像这茶水一样漫出来的。”

学者领悟了,恭敬地说:“我受教了。”

其实人的思想都像杯中水,如果你装满了烦恼,那快乐就无法进入;如果你装满了仇恨,那宽容就无法进入;如果你装满了邪恶,善良就无法进入;如果你装满了自己,那别人也无法进入。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杯子很小,那就难以装下很多东西,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接受更多的事物与道理。

中国有句古话:“有容乃大。”其理一也。多接受外界的东西,摒除自己头脑里固有僵化的概念,才能兼收并蓄,才能丰富多彩,也才能博采众长。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的胸怀的杯子要足够大,就是要宽容,要能包容和化解仇恨、误解、怨尤和伤害。

人在生活中总会受到别人的伤害,当然有可能伤害来自于无心,但伤害都程度不同地造成结怨成仇。所以,产生报复心理也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仇恨与报复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环环相报,结怨愈来愈深,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于己于人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位哲人说得好:“让我们永远不要去试图报复我们的仇人,因为如果我们那样的话,我们会深深伤害了自己。不要浪费一分钟去想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

想过没有选择一天作为你的“宽容日”?作为消除仇恨的方法。

在这一天中,主动去接近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对他表示你的谅解,你的真诚;跟他说,让过去的永远过去,我们一起向前看.让我们成为朋友;即使不是你的过错,也不妨向他表示歉意,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怕有失面子,真正大度的人才是最有面子的人,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是狭隘心理的小人的行为。

在 “宽容日”里,你需要好好反省自己,反思结怨的原因,是否应由自己负责,或自己该承担多少责任。生活在仇恨中,人容易气愤和烦恼;消释了误会与隔阂,人的心境也会快活得多。

有容乃大,相信你的主动与豁达,会换来对方的自省与检讨;而你对对方的宽容,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解脱与释放,可以帮助你生活得更洒脱。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