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净慈寺闻道

(2011-06-29 12:03:28)
标签:

杭州

南屏山

净慈寺

苏东坡

随喜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杭州净慈寺闻道

我向来有遇庙则进、闻禅则喜的习惯。沿着西湖走到南屏山慧日峰下的净慈禅寺,自然入内随喜。

那是若干年前一个暑日的中午,烈日当头,虽然庙前有两株极大的古树,却没有绿影匝地的阴凉,蝉儿在拼命地叫着,叫得你汗湿了T恤。庙里的人是不多的。稀疏有几人坐在庑廊内吃面包喝雪碧,殿内或有人执香拜佛。不太雅观的是,可惜游人休息的长椅上,有一两对青年,女的头枕在男的大腿上,亲昵地在说着情话,甚而至于“啃”将起来,似乎忘记了这是在戒邪淫的佛门净地,可见情欲魔力之大。

净慈寺据史籍记载,当年的规模是很大的,初名慧日永明院,为五代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所建。现在的名字是宋太宗在绍兴九年(1139年)赐“净慈报恩光孝禅寺”额,才改称的。在杭州当过官的苏东坡有云:“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年。”那时这里应是佛事兴隆而境幽院雅的,尤其是“南屏晚钟”融境、声、景情于一体,更令多少人神迷。我此番却感受不到那种独特的佛门之美,恐是无缘吧。

净慈寺几经兴毁,逐渐颓圮,现正修复,正殿中堆着石础,据说延请“外籍”菩萨来此镇寺。大殿的角落有募捐处,行善随喜之人可留下自己的姓名。有一个中年和尚在值班。我慢慢踱了过去,便听到了一段有趣的对白:

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看上去是外地来旅游的,听口音仿佛上海人,他走得气喘吁吁,头上流着汗,打量了一下那和尚,定了定神说:

“师傅,请问庙里哪位师傅会?”

那和尚面色黧黑,木然不答,仿佛泥塑。

男孩怕和尚没有听懂,又说:

“,就是田大师传授的――”

“我知道。”和尚流露出几分不屑一顾的神色,“庙里没人练。”

“这为什么?”男孩不解,在他看来,充满佛家禅意的应该是所有的寺庙所有的和尚都会的呀!

和尚终于不耐烦了:“哪一本佛经上讲到?所有的佛经上都没有。”

“可是,练可以强身健体呀!”

“强身健体?能练成金刚不坏之身吗?”和尚反诘了一句,便缄口不语了。

孩子哑然。过了一会儿才自言自语道:“也是一种修炼么!怎么可以瞧不起┅┅”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男孩,也许只是个高中学生,从面部表情看,是那种很执着于某种事情的神经类型,眼光中有稚气,有自信,却摆脱不了几分不成熟的惶惑。

他们的对话触动了我的思绪。

和尚错吗?他是按佛经行事,金刚不坏之身,佛经上有金刚定喻之说,金刚能摧毁一切,所以定能破除一切烦恼。如果能炼成此身,便可超脱了。然而,和尚似乎没有超脱,他还烦恼,烦恼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口吐狂言。

孩子错吗?他依自己的心愿办事,追求有个性的生活,但是他不知道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是不同的,和尚也有和尚的追求,他是完全可以不去修炼的。

我忽然有一种彻悟感,得到一种昭示:在自己的宇宙内去思、去行、去说、去做,你便充实,便有满足感,便有快乐;大可不必去进入他人的宇宙,也不必把他人引入自己的世界。

净慈寺是出奇地静。

太阳还在肆虐,蝉儿还在恣叫。没有风,也看不到游人。

只有我与佛。

这时便有苏东坡的声音飘入脑际:“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噢,何为吾之所有焉?我蓦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喝它几杯去!

我匆匆离开了这清静的佛门胜地,走到绿阴道边一个小店,在树下小桌边坐定,高声呼道:

“老板,拿酒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