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曲同工羡渔翁——白贲、郑板桥同题作品赏析

(2011-06-11 12:02:51)
标签:

渔翁

渔父

郑板桥

白贲

林风眠

分类: 浮光掠影(艺文艺评)
异曲同工羡渔翁——白贲、郑板桥同题作品赏析

清扬州八怪之郑板桥有过一首道情《老渔翁》:“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我师博友我心想事对此有一篇精彩的评论,很值得一读。

近来读到一首元曲小令《鹦鹉曲·渔父》,是白贲所作,也很有情味,兹录如下: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这两篇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写的是老渔翁,都是一叶扁舟在水洲边、荻港旁捕鱼为业,板桥笔下的渔翁似乎更勤勉劳作,也更旷达潇洒,他唱着渔歌,垂钓不止,一直到月上东山才满载而归;而白贲小令中的渔父是另一个场景,烟雨濛濛,可能不便打渔,就有点慵懒懈惰了,他竟然在舟中一觉睡到日西斜,醒来雨过天青,精神也来了,但也该回家了。

老渔翁很自得其乐,不知他的人生经历是否有艰难困苦,但他无牵无挂,往来清波之中,倒也是一种乐趣。而渔父其人应该是有过波折,他竟然发出“从前埋怨老天爷那是错了,真也有安排我的地方呢”的感叹,说明他的心中对现实是有不满的,不过也只能自我安慰得其所哉了。开头两句他说是个不识字的渔父,我总觉得这是一种托辞或是自谦,一字目不识丁的村野之人,能埋怨老天什么呢?应该他是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才对。

而两人的精神都是很乐观豁达的,也许这正是打渔人的特色,与绿水为邻,有青山作伴,看夕阳西下,听渔歌唱晚,细雨荡涤疲劳,清风带走愁怨,一条鲜鱼,两杯浊酒,偷闲一觉,乐似神仙。这样的日子令人羡艳呀!

读这样的小诗,你会陶醉在这精美的画卷中,城市喧嚣生活烦恼都会一扫而光。

我从网上觅得林凤眠大师的一幅《渔夫》似可以作为这两首小诗的插图,一并奉上,诗画俱佳,再加上一首《渔舟唱晚》的古筝曲,以供清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