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再论谁害死了药家鑫
(2011-04-28 09:03:38)
标签:
药家鑫死刑李玫瑾弹钢琴强迫杀人民愤杂谈 |
分类: 谁不道山阳客狂(时评) |
把药家鑫送上断头台的是他的亲生父母,而还有帮忙的,就是一位名叫李玫瑾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她对药家鑫的判死刑,与给力焉。
药家鑫案发生后,这位教授跳了出来,在接受CCYV访问时说:“心理学上有一个词,经常叫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就是什么?他做的这个动作往往不是他的一种兴趣动作,而是一种机械的他在做,这个动作往往它会变成一个什么?替代行为。……他拿刀扎向这个女孩的时候,我认为他的动作是在他心里有委屈,在他有痛苦,在他有不甘的时候,却被摁在钢琴跟前弹琴的一个同样的动作。”这就是名噪一时的“弹钢琴强迫杀人说”。
我不知道李玫瑾是不是认识药父母,是不是药父母请来帮忙的,也许毫无关系,只是出于李教授的职业本能,用她专家的知识来解释药家鑫的杀人动机。无论她是什么目的,但客观上是在想为药家鑫辩解,这毫无疑义。
药家鑫的罪名也只是一个故意杀人,他不是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负罪重重的累犯,而且药家鑫恶意杀人,情节恶劣,事实清楚,无庸置疑,为他辩护,恐怕从减轻罪行上难以奏效,于是这位教授抛出了所谓“弹钢琴强迫杀人说”。
那么,这个辩解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有没有对药家鑫的判决起到作用呢?答案是适得其反。
首先,这个所谓“弹钢琴强迫杀人说”无法成立。从小被迫弹钢琴、拉小提琴的人不在少数,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傅聪,就是在父亲傅雷的严格要求下成才的。他小时候,一天要弹十二个小时的钢琴,非常恨强迫自己练琴的父亲,但当他国际比赛中得奖时,他由衷地感谢把他送上艺术之路的父亲。从小学习艺术且成才的人,恐怕都有过被强迫的经历,所谓“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子”,是有道理的。而这些学习艺术的人,有几个变成杀人犯呢?我们没有李教授的专业知识,想像不出弹钢琴如何把人引上了杀人之路,即便是强迫下的弹钢琴似乎也找不到与杀人的必然联系,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无法理解和认同李教授的这种难以令人信服的理论。
其次,这个所谓“弹钢琴强迫杀人说”一经在公众中曝光,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从著名学者教授的文章到普通百姓网上的微博,几乎铺天盖地响起反对之声。药家鑫杀人,已是民愤沸腾;李玫瑾的所谓“弹钢琴强迫杀人说”,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民愤推向高潮。用小品演员的话说,这就是,架好了干柴,你给火星儿;垒好了炸药,你点雷管儿;坐上电椅,你按电门儿。记得小时候看枪毙人的布告,都会有一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后再判处死刑。当代的法律,当然没有根据民愤量刑的条款,但民愤是一种社会力量,在法律条款可以有所选择的情况下,民愤往往是法官决定从轻从重的砝码。
在国人皆曰可杀的呼声中,李玫瑾和药家鑫的那些说“我也会杀人”的同学,他们的议论对药家鑫没有丝毫帮助,只能使人们对他们的反感及鄙视及痛恨统统转给了药家鑫及其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药家鑫只有去死,别无出路了。如果药父母真是请了李教授帮忙,那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正是:
专家李氏强迫论,激怒国人斥未休。尔曹作恶当伏法,直教双亲泪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