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后SARS剧场《世人》话剧观后感

标签:
话剧《世人》非职业话剧研修 |
分类: 拉姆眼中的戏 |
话虽如此,但是该交作业的,总是答应了要完成的,不然真应了无间道说得,大家出来混的,总归是要还。
言归正传,观后感开始(可以肯定的说,现在写的和当时看完的感觉是已经2个概念了)
如果单从非职业话剧研修会的概念来讲,个人认为,一群非专业话剧人士,以百分百投入知心,利用十几天的演拍,
非职的出发点很好,非职的人们很好,非职的演出很好。。
接下来,我要说说“好”的对立面的东西。。。
首先说感觉。整场演出,看到很多熟悉的东西。。
整场氛围,和去年8月在9个剧场之TNT剧场看的《恋上高跟鞋》风格很像,那场演出的风格强调“恰电影环境小剧场话剧”,这次也同样,少不了多媒体、现场小乐队结合舞台表演等构造景深感的立体表演氛围。
表演风格和形式,和前段时间中戏毕业生表演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风格相近,台风、独白、小乐队、1角色N人饰演、队形、表情。。。越看越熟悉。我实在懒得用文字评述,直接拽照片对比。
图片请参阅:
源形毕露拍摄的《世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719ca01009s1q.html
贝纳通拍摄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2064d301009s8c.html
其次,台上演员的表现。
这场话剧演出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就是一出中世纪的道德剧,台词表演和动作表演皆有,而且因多人分饰一个角色,可以很好的调动群体参与及表现,同时又可弥补个体的角色表演缺失。
虽然大家都谦虚的称自己是非职业话剧演员,但是作为一名在舞台上表演的人,有句话可不要忘了,既然登了台,就要融入角色中,融入表演中。整场演出,部分演员演的还是很卖力的说,摸爬滚打什么都有,的确很有肢体表现力。但是也有部分演员,实话的说,整体动作配合不默契,动作不标准到位不说,居然还丢三拉四的少动作,拜托,不能拿着非职的头衔对待自己。。跳戏的情况,才演了几场亚,就这样。。
再次,演出服装及道具。
感觉现在的另类话剧演出,演出服装穿的越来越少,越来越暴露了。。。整场话剧里,男演员无上装表演也就罢了,那些女演员的衣服紧绷胸部,大露臀部,也不知道和剧情到底有何贴切。还是说这样露着是个潮流。
在表演中,有几场是用了面具的。。那种面具的样子,想想《夜宴》的面具,就是那个样子了。
又次,这次演出,共有两场,每场结束后都会有一个简短的交流会进行“传教式'扫盲。
在这样的交流会上,势必会有人员做剧情说明,做表演说明,做排演说明,更重要的会去说非职的说明。感觉像是一个传教式的扫盲班,台上N多传教士,热情洋溢的对着底下滔滔不绝,可是底下的观众是否也如台上期望的那样仔细聆听呢?
想做介绍和展示,可以采用多种的方式,就拿现场来说,文字资料,发些图片展示,放些VCR,打些PPT,现场小范围交流,不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嘛????
最后,整场演出,出现了几个不太“人道”的行为。
1。2点半入场,3点开演,整整30分钟观众们在座位左右2侧架起的2盏大灯的灼烤之下,浑身冒汗。
2。剧场的空调居然失灵,整个空间弥漫着一股热浪。。再配着靠灯,我汗。。(好象后来有些凉风了。)
3。演出结束,台上的居然不让台下观众离开,留下大家“交流”,非要观众说出点什么来。有没有搞错,那个戴眼镜高个子平头的家伙,你采用这样非自愿的方法让观众发表意见,人家能说么?为什么不能和4日晚上那场一样,采取自愿留下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呢??
ps:
“神仙七人组”中演员之听雨闲茶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01230203
非职业话剧研修会博客:http://blog.sina.com.cn/fzyxj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