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邮票的集邮意义与收集方法
(2015-04-28 20:33:32)
标签:
收藏意义、收集方法 |
分类: 个性化邮票集邮 |
个性化邮票的集邮意义与收集方法
我国个性化邮票发行至今已经有10年历史。这10年里集邮刊物很少关注到中国邮政发行的这个最新票种,《集邮》杂志也没有象对一般新JT邮票那样报导个性化邮票的发行信息。2010年底,笔者到夫子庙邮市欲购买一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邮册,这册由江苏省集邮公司发行的内含两版个性化邮票的邮册,在整个邮市里都无法购到。另外,想在邮市里购买个性化邮票原票也是非常困难的,连单枚票都只有一二个品种,且数量极少。这个事实说明,个性化邮票大量被大众百姓所收藏,极少在市场中流通,个性化邮票正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个性化邮票同样具有重要收藏价值。
一、个性化邮票原票与其他JT邮票一样具有同等的权威性。
邮票是国家名片,个性化邮票也不例外。邮票的国家名片功能是与邮票选题严谨、印刷精美、发行量严格控制等诸多因素有关。邮票发行的严肃性,是维护邮票权威性的关键。通观我国个性化邮票,题材重大,将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沉淀表现在邮票之上,《如意》、《五福临门》、《一帆风顺》、《岁岁平安》、《花开富贵》、《同心结》、《喜上眉梢》等题材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题材都是我国以往邮票选题中没有出现过的,因此,在题材方面,填补了以往的空白,满足了收藏者的消费需求。而且这些题材特别平民化、特别贴近群众,从而使个性化邮票题材产生很高的声誉。
我国个性化邮票业务从最初的谨慎开发到后来的逐步放开,除了其题材是优中选优外,中国邮政发行原票也是严格控制数量,并且供应渠道畅通。据南京的个性化邮票收藏者提供的消息,南京鼓楼邮局多次敞开供应个性化邮票原票。在总共发行的20种个性化邮票原票中,11种的原票发行量已经公布,其中最先发行的两种已经停止用于开发个性化服务业务。
另外,在个性化服务业务中,开发的个性化邮票也是应委制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的要求,严格制作数量的控制。正是这种原因,委制的个性化邮票极少有在市场中流通,绝大多数沉淀在收藏者手中。
二、个性化邮票是专题集邮的极好素材。
个性化邮票具有其他邮票相同的功能外,它还填补了我国邮票题材的许多空白,对某些专题集邮爱好者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生肖专题集邮爱好者决不会放弃《岁岁平安》个性化邮票的。许多中国集邮者曾经呼吁发行12生肖小全张,使12种属相在邮票得到团聚。《岁岁平安》个性化邮票终于让12生肖聚集于方寸之上。民俗、长城、中国军队、体育、花卉、奥运、亚运、世博、音乐等等集邮专题,在个性化邮票中都可以找到其重要素材。如果稍加研究,个性化邮票可用于专题还非常多。
如果将副票图案考虑也纳入专题素材范畴,则完全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专题素材天地。或许有人认为,个性化邮票的副票是个性化邮票服务业务的开发产品,不能作为专题素材。事实上,个性化邮票板块中,有相当一部分邮票既不是企业、社团或个人委制的,它是由国家邮政部门专门为满足群众需求而发行的。如《奥运金牌》个性化邮票,为每一位金牌获得者制作邮票并在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这种邮票的副票所具有专题素材功能应是无可怀疑的。
三、中国个性化邮票可以成为专门的传统类集邮内容
众所周知,传统集邮方式是按邮票的国别、分阶段、按邮票发行顺序逐套收集,也有人以某种邮票,甚至以某套邮票作专门收集。传统集邮以邮票为主体,集邮爱好者在自己确定的范围内尽可能收集齐全为目标。因此,我国个性化邮票可以成为专门的传统类集邮内容是显而易见的。
到目前止,国内还未见有人以我国个性化邮票编组的传统类邮集并参加展览。这倒为有意组集参展的集邮者提供一个机会。以个性化邮票原票为收集对象的传统集邮方式,结合个性化邮票业务现实,或许可以编组出新颖的传统类邮集来,这无疑是对中国集邮活动的贡献。
四、满足个性化集邮的需求
集邮活动是由邮政业务派生出来的,没有邮票的使用也就没有集邮活动。同样,个性化邮票业务是中国邮政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邮政通信投递业务,它是邮政文化消费业务的最重要内容。由个性化邮票而出现的集邮活动,或许可以称为个性化集邮活动,这种集邮活动的对象是个性化邮票。虽然,它还没有相关的规则,但与集邮活动最早时期一样,随着活动深入开展,规则就能够由活动而产生。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个性化集邮活动,个性化邮票也能够成为现代集邮活动的重要内容。
除了对个性化邮票原票收集外,许多集邮者开始制作个性化极限明信片、极限邮照等邮品,都是个性化集邮活动的具体体现。或许这些邮品与现行的一些展览规则是矛盾的甚至抵触的,但规则是人制定的,是可以改变的。
既然,个性化邮票发行后出现了众多的收藏迷,那么,个性化集邮的方法就值得人们去研究。笔者在此愿谈点粗浅的认识。
1、个性化集邮最基础知识
个性化集邮的最基础知识是对个性化邮票的认知。笔者认为,中国个性化邮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个部分,都不是完整的个性化邮票。用一个公式表示:个性化邮票=个性化邮票主票+个性化邮票副票。
这个公式的重要性是由个性化集邮实践产生的。笔者收到许多枚个性化邮票主票实寄封,由于对方在邮寄时将副票撕去,最后就不知道这枚实寄封主票是原票的主票还是开发业务后的邮票主票。而两者之间的收藏价值定位应是有所差别的。
副票的集邮价值不应被我们忽略,它所特有的附加信息是其他非个性化邮票所没有的。因此,在实际邮寄时从集邮角度看,应是一枚完整的个性化邮票。如果失去副票,个性化邮票就失去它的特殊收藏魅力。
2、原票收集是个性化集邮最重要的内容
我国发行的21种个性化邮票除《奥运金牌》外,均公开发行了个性化邮票的原票。这是未经业务开发的邮票,它与其他邮一样是由中国邮政直接面对大众发行的。因此,个性化邮票品种中最为重要的是原票。
中国邮政在发行原票的同时,还推出四枚票的微版张形式。如图1是《一帆风顺》微版张,它是中国邮政集团开发、面向大众的个性化邮票品种,版张中的邮票与邮局全张中的邮票基本没有差别。但通过放大观察可以区别出不同的版式。微版张邮票的重要性次于邮局全张中的邮票。
3、公共题材个性化邮票的重要性仅次于原票
由中国集邮总公司直接发行的个性化邮票,通常都具有公共题材的特点。这些邮票并不是社会企业、团体或个人委托制作的,而是由中国集邮总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制作。如全国人大、政协召开纪念的个性化邮票(如图2),并不是会议秘书处开发的,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开发的。中国集邮总公司开发的生肖题材个性化邮票,也属于公共题材,它的发行意义也比较重要。依此类推,全国性公共题材个性化邮票的收藏重要性仅次于原票的收藏价值。
4、地方题材个性化邮票重要性再次于全国性公共题材邮票
南京市集邮公司开发过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喜上眉梢》“金陵四十八景”个性化邮票,并以此制作了小本册和极限片(图3),受到收藏者的好评。“金陵四十八景”题材就属于南京地方题材。因此,该个性化邮票的重要性要次于上述全国性公共题材邮票。但对集邮者来说,判断是否值得收藏,是由其收藏取向决定的。“四十八景”中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并有许多具体内容,适合不同专题的个性化集邮爱好者。对集邮者而言,喜欢的就是重要的。
5、纯个性化邮票的收集
由某一个人私人委托中国邮政制作的个性化邮票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邮票。纯私人个性化邮票基本不会流到集邮市场之中,但这些邮票仍然值得人们去收藏。当然,收藏途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纯个性化邮票是中国邮政业务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集邮者可以窥见中国个性化邮票业务的起步、变化和发展。通过邮票上的蛛丝马迹,分析纯个性化邮票与原票的区别。将许多纯个性化邮票集合到一起,还可以观察到现代中国社会的风貌。纯个性化邮票中有婚恋、寿庆、成人仪式、会议活动纪念、校庆、店庆、周年纪念等等,通过形形式式的副票画面,能够生动反映中国社会众生相。
当然,对于集邮者个人来说,只能有选择地对个性化邮票进行收集,为自己规定一定范围,通过个性化集邮者群体对邮品进行交流,以便得自己所需要的个性化邮品。
6、首日封、首日原地封的收集
各地的个性化邮票首日封反映了邮票发行日期,具有与其他邮票同样的收藏意义。如图4是我国正式发行的第一枚个性化邮票《如意》首日封,该封由南京寄出。图5是《国旗》个性化邮票天安门邮局首日原地实寄封。图6是江西南昌于2007年8月1日实寄的《八一军徽》个性化邮票原票实寄封,封上红色销票戳上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八一军徽》个性化邮票发行纪念”文字,但《八一军徽》发行于2007年7月15日,并非“八一”当天发行。
7、某种个性化邮票原票发行后的第一种开发邮票
目前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称给某种个性化邮票开发的第一种业务开发邮票。但这种邮票的收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如意》和《鲜花》个性化邮票已经停止发行和开发业务服务,但我国《如意》开发的第一种个性化邮票花落谁家是值得研究的,它反映了个性化邮票开山之作。停止开发前的最后一种个性化邮票同样值得重视。这与传统集邮中的首日封和尾日封有些相似。
8、个性化邮票的官方封收藏意义大于民间私人的自然封
图7是由江苏丹阳寄发的贴有《八一军徽》个性化邮票并销盖2009年重阳节实连体戳寄封;图8是贴有《如意》个性化邮票销盖2006年上海集邮节纪念邮戳的实寄封。这两枚封贴用的都是人物肖像副票,但由于是自然封,信封上没有任何与这两位人物相关的信息。销盖邮票的戳记也不能证明就是邮票发行的时间。但图9这枚贴有《五福临门》个性化邮票的实寄封则是山西阳泉煤矿集团发行、山西省邮政局监制,信封销票戳是“阳泉四矿”邮局日戳,邮票副票面与封左下图案基本一致,封上盖有阳泉市邮局的宣传戳,宣传戳日期是“2006.12”,封戳主题都是“全国百名感动中国的矿工”,邮票副票与封左下人物正是百名矿工之一的退休工人田根元。许多官方个性化邮票纪念封均与此相似,这种封给集邮者最为重要的信息,相关个性化邮票发行时间大致可以推断出来。
我国发行个性化邮票的时间还不长,在规范性方面还有待改进,随着中国邮政个性化邮票服务业务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个性化集邮活动也将能够起步。(李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