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013“金立智能手机杯”围甲联赛广州广日队外援朴永训九段的报酬标准经媒体披露后,引发棋界热议。朴永训第一次出任围甲外援,但与其他韩国外援不同的是,他不管赢棋输棋,都要有报酬,而且标准不低。其输棋报酬甚至超过不少围甲队主将的赢棋报酬,这难免要引发热议了。
广州广日队2012年冲甲成功后,遍寻强援,发现韩援中仅有朴永训九段闲置,与其接触后,其提出的参赛报酬标准是,赢棋一盘5万元,输棋一盘2万元。此举已打破韩援输棋零报酬的行规,但广州广日亟需强援助阵,最终还是答应了其要求。
“输棋零报酬”始于韩国超级棋手李世石九段,他2004年加盟贵州百灵时主动提出一盘赢棋1万美元、输棋零报酬的要求,后来其赢棋报酬标准一再提高,但“输棋零报酬”这条行规却始终未曾动摇。当时李世石的说法是:我来当外援,就是要给主队赢棋的,输棋毫无价值,所以赢棋报酬要高,输棋报酬为零。
之后崔哲瀚、赵汉乘、金志锡、朴廷桓竞相登陆围甲,延续了李世石的韩援报酬标准,只是他们的赢棋报酬略低,一般以一盘赢棋5万元起步,而后视整个赛季的胜率再相应提高标准。这样做亦为公平合理:外援只是雇佣军,临时助战而已,并非各队所属棋手,如果不能赢棋,围甲队不能得分不说,还得承受高额机票、食宿等各种费用。
现在朴永训之所以胆敢置行规于不顾,也是拿住了广州广日急于保级却有缺兵少将的软肋。广州有苦难言,只能为朴永训的“无理要求”埋单,不是吗,朴永训前六轮比赛仅为2胜3负,却豪取16万元,而广州广日积分垫底,依然深陷降级圈,外援价值何在?
如果朴永训遵循“输棋零报酬”的行规,广州广日只需为其赢棋埋单,排名垫底亦心甘情愿,只能说其他棋手发挥欠佳;同时,“输棋零报酬”也是一种与主队共存亡的态度,对主队亦为宽慰。现在输棋了一盘棋还能获得2万元报酬,与常昊九段、古力九段、时越九段在围甲联赛中一盘赢棋报酬相当,甚至还要多,还有比这更让棋手心有不甘的酬劳标准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围甲不断增长的资本总量与停滞不前的棋手流动政策之间的矛盾所致,围甲现行转会前提为“三方同意”,实则为“一方同意”,即注册方一言堂,棋手毫无自主权可言。中国棋协后来以商借制和“一年不参赛即为自由人”的政策为补充,但各队主力无法动弹依旧是事实。
既如此,主力不足的围甲队只得将目光投向韩国。2013年,韩国排名前十名的棋手除了服兵役的之外,其余全部来中国淘金。这在促进围甲市场活跃的同时,也打破了国内主力棋手的心理平衡。类似朴永训这样输棋亦高酬劳的要价标准,让常昊、古力、时越、周睿羊这些国内一流棋手们如何信服?
目前围甲实行主将制也是外援吃香的一大缘由,2012年即有取消主将战的呼声,其理由是“不能人为地将一盘棋的价值变成两盘。”当初围甲实行主将制,是为了锻炼一线棋手,进而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佳绩。但如今,中国围棋人才济济,90后新人辈出,主将制已失去存在的必然基础,韩援的作用亦大打折扣,取消主将制正是时机。为了每场比赛分出胜负计,适当增加一台,形成5对5的赛制,为大批量的国内90后棋手提供参赛机会。
韩国围棋联赛自诞生之日起从未对中国棋手开放过,为的是保护韩国棋手的利益。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朴廷桓等韩国外援登陆中国围甲联赛后,为活跃围甲市场、提升围甲影响力有过贡献,但在围甲联赛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后,已是适当减小外援分量、给国内年轻棋手提供比赛机会的时候了。

2013“金立智能手机杯”围甲联赛首轮,广州广日外援朴永训九段不敌古井贡酒浙江队柯洁四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