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机,最主要原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日围棋擂台赛培养出来的一大拨棋迷目前正处于各个行业的精英层。目前赞助围棋比赛的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百灵集团董事长姜伟等无不是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超级棋迷。他们热爱围棋,愿意为围棋出钱出力,通过围棋这个载体,回报社会。时至今日,年近六旬的老聂无论去国内哪个地方,都能遇到尊崇他的铁杆棋迷。
围甲联赛12支队的赞助商几乎都能找到当年中日擂台赛的影子,老聂不仅造就了一代棋迷,而且还培育了今天围棋的土壤。时至今日,围棋比赛依然是拥有三棋一牌的中国棋院主旋律,围棋部每年都为如何安排协调各种比赛日程而大伤脑筋。
比赛日程愈加繁忙,比赛含金量亦水涨船高。韩国第一高手李世石九段前来围甲淘金,一盘胜局报酬高达10万元,崔哲瀚九段、李映九八段规格稍低,但一盘胜局回报亦超过5万元。2011年围乙联赛,有望冲甲的围乙队一台被韩国外援垄断,围乙也因此被戏称为韩国高手的排名赛。
在这种背景下,韩国棋界以著名棋手刘昌赫九段为代表,于2010年9月呼吁中国棋界承担起更多的世界责任,即举办更多的世界围棋大赛。在日本主办的丰田杯停办,富士通杯亦前途不明之际,中韩多承担一些围棋的“世界责任”无可厚非,在承受日本棋界多年的恩泽后的今天,也该是日渐壮大的中国棋界反哺的时候了。
不过,韩国棋界要求中国围棋承担更多的责任之说法还是有所偏颇。不错,韩国拥有三星保险杯、LG杯、BC卡杯、农心杯、正官庄杯等世界棋战,成为世界围棋比赛的主体力量。但也必须看到,三星保险、LG、农心、正官庄等韩国公司的经营市场目前均直指中国。换言之,这些跨国公司赞助世界围棋大赛的过程,也是在中国扩大影响、获取商业利益的过程,绝非纯粹的赞助付出。不是吗,2009年三星保险杯险些停办,后来三星保险获准在中国开战汽车保险、人寿保险等业务后,三星保险公司当即决定追加预算,继续赞助三星保险杯赛。
农心方便面来到中国之初,知名度甚微,但如今,农心公司在中国拥有四个分公司,销路拓宽至中国各省市,不能不说,农心杯赛的举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常昊九段在农心杯赛中以4连胜终结比赛,引起中国媒体极大关注,农心公司评估此次广告价值30亿韩元。
但这并不是中国企业不赞助世界围棋大赛的理由,尽管中国企业对韩国和日本的广告效应几乎为零。如前所述,热爱围棋、愿意回报围棋的企业家并非少数,除去宣传企业的考量,他们赞助围棋的最根本动力还在于,对围棋的热爱。
中国大陆自1998年春兰杯诞生以来,至今仍未有第二项世界围棋大赛跟进,这其中,除了中国企业还不够强大、中国棋手成绩不够突出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当初中国棋院与春兰公司签约时,明确约定:春兰杯是中国棋院主办的唯一世界围棋大赛。多年来,这项约定一直在自然延续。
13年来,春兰公司已从赞助春兰杯获取广告效应提升至一个民族企业对社会、对国粹的回报。于春兰而言,美誉度早已广为人知,因而,今天如有企业愿意加入到赞助世界围棋大赛的行列中来,对春兰的品牌不会有任何损害,相反,此举亦可视作是春兰杯多年始终不渝支持围棋的龙头效应,之后对业已举办13年的春兰杯也是一大促进。
春兰杯由最初的一年一届到两年一届,在棋界人才辈出、竞争日炽的今天,也多少有节奏稍缓之感。如有新的世界围棋大赛进入,填补这个空白,与春兰杯形成并驾齐驱之势,春兰杯也不至于有形单影只之感。中国围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因此在世界棋界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既然都是回报围棋,回报社会,在此前提下,春兰公司对国内其他公司赞助世界围棋大赛之举理应表示欢迎。

2009年6月24日,在成都武侯祠举行的第7届春兰杯决赛终局时一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