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亥百年时观《护国大将军》有感

(2011-10-03 11:41:11)
标签:

随笔/感悟

杂谈

分类: 世间事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时候,看本剧,有很多的感触。我曾经期待,为本剧疯魔一回,但结果未能如愿。当然,比起《刀尖上行走》,已强出许多。

 

   在体制的框架内,本剧也许已经尽其所能,我不该抱太大的希望。但因为太爱蔡将军,所以,仍不切实际地盼望着本剧能出人意表。但是,本剧的好外坏处,说起来,只要不是一个如我这样被痴爱盲目了心智的“粉”,都可以想见的。好,能好到哪里去,坏,又会坏在何处。

 

    一切的根苗,是在我们经常听到历史观。编剧想必也是在这种历史观教育下成长的。我们的社会当然是越来越开放了,也感谢网络,让我们得以窥见外面的世界,听见外面的声音。然后,知道自己以前所受的历史教育,是多么偏狭,近乎幼稚可笑。以前奉为圭臬的东西,纷纷坠地破碎。

 

    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明智的人,未必开心。以前我可以单纯地去讨厌袁世凯,军阀,觉得都是这些人把中国给害了。可是,现在,不行了。

 

    袁世凯其实并未签署过二十一条,而且,他曾经密令他在东北的亲信张作霖,对于一些台面上答应的条款,私底下用近乎黑道的手段,加以破坏,而且,这破坏颇有成效;

 

    而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主动向日本人提出,只要日本支持他革命,他愿意接受二十一条——关于此事的密档,在百年后公开。而日本人拒绝了他,因为日本人觉得,他没有治国的能力——我不得不说,日本人的眼光极毒。

 

    慷慨悲歌的美少年革命党汪精卫后来叛国,而所谓的大军阀段祺瑞,却一生守住了自己的民族气节。

 

   人们都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可是,现在有资料出来,证明,他与孙中山只是政见不和,孙要从广东进攻全国,而陈炯明认为应该保存革命力量,先在广东站稳脚跟,建设新民国;而论私德,孙为革命,要开赌禁,抽赌税,而陈炯明,却觉得即使为了革命,也不能不讲手段的干净与否。他一生不治私产,终生清贫。

 

    杂列以上事例,只是为了说明,当时中国的问题,并不是过于年轻的革命党(他们普遍只有二三十岁)以为的那样,推倒皇帝,杀一群坏人,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民国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袁世凯固然误国,然而,由孙中山们当政,是不是我们中国就会更好,其实也未必。陈其美是孙中山最信任的干将,他在上海暗杀老同盟会员陶成章等人,而孙中山明知此事,并未追究——未得政权,已滥杀盟友,一旦大权在手,权力腐蚀下,会如何,还真不好说。

 

    戏临近结尾处,将军与老师梁先生相约,如果失败,愿以身殉国,一不跑租界,二不出国。——这一点,是将军与孙中山们最大的区别。可能有聪明人要说他政治上幼稚,可是,如果有一天,中国再有革命,而将军与孙中山们复生,我会把自己的爱儿,送到将军的队伍,但不会让他追随孙中山。

 

    戏中让将军为“二次革命”中没有支持革命党,而反省自己的决断。我认为,蔡将军当年的选择没有错,将军不会为此后悔。二次革命中黄兴所率领的军队,被一击而溃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并没有民意基础。在民心思定的时候,革命党将党派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发动了战争——相比孙中山,黄兴,蔡将军要年轻很多,可是,我觉得,在老成谋国方面,在政治品质方面,将军远胜于他们。

 

    宋庆龄女士曾经说,新中国建国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历史功绩是被低估的。她是遗孀,这样讲很自然。而我倒是觉得,已经尊为国父,尚言不够,那么,什么样是个够?

 

   人死得早是吃亏的。因为年仅三十四岁,就星殒长河,一生清正自持,不党不派,缺乏徒子徒孙为之隐恶扬善,歌功颂德,将军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才是被低估的。

 

   世纪老人张学良,曾经有感慨:越优秀、他越看重的人,往往死得越快。回顾近代史,我也有类似的感慨:灵魂上越优美的人,死得越快——何可浩叹!

 

    本剧志飞兄幸运之处,是有梁冠华。英雄伟大,必因有个同样强大的对手。如果袁世凯这个角色没有立起来,如于荣光版的老袁那样,志飞兄再怎样优秀,光华也会削减不少。

 

    大家都已经尽力了。

 

    说句题外话。周瑜周公瑾,是我最爱的历史人物之一,我盼赤壁大战,盼了那么久,却想不到,是由梁朝伟来演都督。梁这个人,很多人喜欢,我独不喜,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后来,看娱乐杂志用两个字来形容明星们给人的感觉,梁朝伟得到的判词是:暧昧。这感觉对了,梁是那种长在阴暗潮湿地的植物,未必不美,但是与那光风霁月的周公瑾,却太过南辕北辙。在我这种粉的眼中,近乎亵渎。

 

    演员与角色,往往也如人们在爱情中的遭遇,所得非所爱,所爱得不到,相逢非其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