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2014-12-07 17:02:20)
标签:

杂谈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雪域高原西藏总会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我在西藏多年沐浴高原上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阳光,心里也阳光了许多,健康了许多。行摄西藏十万里,积淀了一些心里想迸发的东西出版发行了《并行 .触动的心灵》。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本书以震撼的画面,艺术地展现了生活在雪域高原,以藏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感人故事。他们以勤劳朴实、仁爱友善、粗犷豪放的性格创造了独特的灿烂文化。触动的心灵,从更多维度呈现西藏,除却蓝天白云、布达拉宫、大昭寺以外,更多的是背柴的男人、纺线的女人、满面笑靥的孩子,地上的泥土浸脏了朝圣者的额头,交错的枝桠磨破了背柴人的帽檐儿,阳光晒后金黄色的青稞芒尖儿,这些可感可受的生命之美无一不使西藏的异域之灵得以具象。当你发现真诚的微笑永驻在他们面庞时,你会心中肃然起敬。这是天性。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我荣兴地成为中国摄影协会高级摄影师、西藏摄影协会会员。在西藏工作之余,拍摄了大量的人文和风光作品。三年来走遍了西藏七个地市,总行程十余万公里。摄影作品曾在“中国珠穆朗玛摄影大赛”、“美丽拉萨摄影大赛”及“我的香格里拉摄影大赛”、“国家地理”等摄影大赛及阿联酋等国际摄影赛当中多次获得过特别奖,金奖、银奖数次,并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专题展,新浪微博粉丝260余万。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并行 触动的心灵》,它是一部反映西藏瑰丽风景、淳朴民风和虔诚信仰的摄影集,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部反映西藏民俗生活的散文作品。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我在西藏工作了三年多,跑遍了西藏的七个地市,包括无人区、墨脱,总行程达十万多公里。这是我一生当中最难忘的三年。我非常热爱那片神奇的土地。刚开始在西藏工作时,并没有写书和拍摄的打算。到了西藏一个月之后,我被美丽的西藏风光和热情豪迈的藏族同胞所感染。当时是怀着一种把这些美丽的画面用镜头记录下来的想法,我开始在工作之余拍摄图片。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这三年去了不少地方,冒着生命危险拍了很多珍贵的镜头。我身边的朋友,特别是我的藏族同胞都想让我把摄影作品留下来,考虑出书。所以奔着这种想法,我就不断的积累。在工作之余用大部分的时间拍摄风土人情,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一个由眼入心,最终完成了这样一部作品。

有幸朋友推荐,说我这么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找最优秀的出版社出版发行,那就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与出版社的负责人接触并看我的作品后,马上被吸引住。她告诉我:“第一眼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本书确实非常好,看出了它跟别的书的不同之处。我们看西藏的时候,特别容第一,我认为你对西藏的文化记录,是一个整体的记录。第二,你对西藏背后的故事做了很多的功课。大部分去西藏旅行的观光客都是短期游览,绝对看不到更深层次的内涵。但你在西藏拍摄了三年,与藏族人民一块儿生活、工作。那种震撼,是一般观光客体会不到的”。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她当即决定一定帮我打造一本精品书!她并向著名的禾予博士为我专写的本书序,他把我对西藏的影像记录的文化性描写的淋漓尽致。这种感觉,我觉得是一张片子无法表达透彻的。

最初也像很多赴藏旅行的观光客一样,被那些瑰丽的风景所吸引。但是,当真正地深入进去的时候,我记录的,是那里触动心灵的风土人情。所以,朋友们,如果你有机会打开这本书,你一定能够透过这本书感受到藏民淳朴而虔诚的信仰。他们的一生都活在那片土地上,他们的快乐源自于哪里呢?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在八廓街采风,看到远处有一位手摇着转经的老阿妈,沿着八廓街的转经道慢慢地行走。为了不打扰她,我就用长焦镜头追着她拍摄。正巧,有一束阳光照射在老阿妈的脸上,像一束佛光似的,使老阿妈脸部的轮廓镀上了一层灿烂慈祥的金边。每当看到这幅照片,我都会想起我的母亲。而我拍下这张照片后,许多朋友看这张照片也都流了泪。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这张《心中的梦想》图片得不得奖我觉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给很多我们内地的朋友……传达一个信息: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慈祥!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去西藏之前,我的母亲去世了,每当看到这张作品时就想起我的母亲!在三年多的西藏生活当中,精神上的艰苦恐怕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尤其是我母亲去世之后,我需要一种坚定的精神力量。来到西藏后,我在精神上找寻到一份寄托。

我把这幅作品设置为电脑桌面,一看到这个老阿妈,我就想到天堂里的母亲在为我祝福。所以,一个作品不仅仅是表现它本身的内容,还可以激励人的内心。

我大概用了半个多小时。我一直在远处用超长焦追着老阿妈,静静地观察着她。藏族人每到大昭寺去转经,都会围着转经道转三圈,大约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当时天空飘着雪花,我手冻僵了只为等那一束光。当她行走在转经道上时,正巧一束阳光照耀在了她的脸上。

她脸上的光线特别好,而且她还很自然,完全不同于摆拍。你看她的白发,她的皱纹,特别慈祥。所以说,藏汉是一家,看到她就如同看到我们的母亲,所以说起这幅图,至今也是特别的激动。

这本书之所以叫“触动心灵”,是因为它从更多维度上呈现了西藏,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它一定会震撼到你的心灵。

还有这幅《磕长头的小女孩》。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组照片,也是我朋友们最满意的一组照片,因为它能给大家以心灵的触动。那是一个初春的上午,我带着久违的期盼来到了渐渐复苏的大昭寺。在转经道上有一个虔诚的小女孩,她以一种青蛙式的跳跃在青石板上磕长头,她朝佛的姿势瞬间直击了我的心脏。突然,她不慎将头磕在了硬邦邦的青石板路上,疼痛使她哇哇地哭。我们跑上前去,看到眼泪流满了她的小脸,我们的心都要碎了。可是不一会儿,这个孩子就擦去了脸上的泪,继续往前方磕长头。我就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让她不顾伤痛和疲劳,支撑着她走向远方。我把这组照片发到微博上,很多人为此感动。有的提出要为她捐款,有的提出要供她上学。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之后我又去了珠穆朗玛峰脚下的一个山村。我看到路边有一群孩子,背着破烂的书包,但脸上的笑容是我在大城市的孩子脸上见不到的。于是我下车去给他们拍照,孩子们朝气、向上、对生活的渴望的精神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我把这组照片发到微博上,很快媒体就联系了我,说:“你这组照片太震撼了!我们《现代教育报》一定要全版刊登,我们要动员首都的孩子为西藏的孩子捐款捐物。”非常感谢《现在教育报》,他们确实用一整版宣传我写的故事,并为孩子们筹措了数百件书包,上万件衣服和书。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也挺欣慰的。总算是通过自己的方式给当地藏区的孩子做了一点事。

我没想到居然捐了那么多,用飞机运过去了五十多袋大麻包。我去现场看了看。《现代教育报》提出让我把捐赠的情况拍成照片,他们要继续报道,继续为西藏的孩子捐助。为此,我也特别感谢《现代教育报》的编辑。

关于——封面故事。

精神和物质文明并行:触动的心灵(原创组图)

一般人喜欢用大的局部表象,但是我觉得那个代表不了西藏的文化。这个书名,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读者看到西藏的生活以后,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和定位有一些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选取的封面,三个妇女在冰冻的纳木错上笑得那么开心,这张片子就能让人感受到很多的文化。在北极,看到最多的可能是动物,但在这里有生活得那么幸福的人。

这张片子确实是比较难得。难得在哪儿呢?冬天的纳木错是封山的,而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进去以后发现,居然还有藏族同胞在里面活动。于是我记录下了最珍贵的镜头。第二呢,这张片子有幸获得了“国际摄影大赛”的奖。

其实,我的摄影技术一般,与其在西藏玩摄影的老师们相差甚远,但是我主要以拍摄人物为主,当你看到的每一幅画面都非常的震撼,每一幅图片背后都有着非常动人的故事。所以,今天郑重的向各位介绍《并行. 触动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