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过西藏或其他藏区的朋友大多对唐卡艺术无比热爱,许多朋友回内地时都要请一幅或几幅回家,不管信不信佛,都会把她当成一件圣物或者是最为珍贵的艺术品,放在家中或当做珍贵的礼品送给朋友,许多朋友讲这比送什么礼物都重要,送我的人感到殊胜,收到的人也感到荣兴,都会在心里暗示“给自己带来幸福、平安、快乐”。
在拉萨,每每到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及其他寺院,看到那些历经几百年的珍贵唐卡,都会油衷地在心底里感到敬意。我虽然不是佛教徒,但是不管自己信不信,但是对佛教的敬仰和尊重,对伟大艺术品的赞许也是发自心中。我只知道汉族艺术大家唐代之前的作品保存不是很多,即使保存在博物馆中的也未必能保存如新。但是,唐卡不同,它是由矿物质颜料及纯金等传统工艺绘制而成,因此,即使经过上千年也保证不退色、不变质。这是其他绘画艺术品难以对比的。
每当在拉萨或西藏其他地区路过唐卡画店时,总是愿意走进去,多看几眼,虽看不懂唐卡的内容,但每幅画面上佛像的神态总能一下子抓住我的心,就像是人间万事,尽收在佛的眼中一样,一种从未有过的殊胜感觉油然而生。
西藏的壁画和唐卡被认为是世界绘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壁画和唐卡的绘制特别讲究颜色纯度和秩序,纯原色以及黄、蓝、红、绿等常用颜色经常重复运用。艺术象征性深奥,装饰效果强烈,民族特色浓郁。历史上,壁画和唐卡的题材极为广泛,有佛本生的故事和各种神变,有描绘各大寺庙建造过程,表现西藏与内地频繁往来的历史和传说,有反映不同时代狩耕田等生产场面和民俗、文娱活动等内容,有历代高僧、活佛、明清皇帝的肖像画等等。西藏的壁画和唐卡艺术不仅表现了超自然的神秘境界,同时也表现了周围现实生活的许多侧面。唐卡是藏语音译词,有时也作“唐嘎”,特指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形制多为竖长条幅,大小无定。画心通常以白布为地,经绷涂胶、打磨、勾线、着色等一系列工序;画心完成之后,四周镶缀彩缎边框,背面用布帛绸缎之类托裱,前面用两片黄色丝绫、两条绸带作遮幔和飘带,上下两端加硬木画轴。按质地和制作工艺,总体可分为绘制唐卡、织物唐卡和印刷唐卡、织锦唐卡(剪堆)、帖花唐卡和珍珠唐卡等。
在许多大的寺庙中,都会存放尺度非常大的唐卡,每年都要拿出来晒一晒。
雨停了,我们的车子绕着山体一会下行,一会往上行着,司机也加快了车速。到了半山腰的路上,车子渐渐慢了下来,前面有十几辆车子,被堵在路上了。我和司机赶忙下车,原来是前面路段出现了大塌方,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和土堵住了道路,路边是被水淹没的泥洼地,车子很难过去,已有人在前面指挥,正等待推土车来,眼看头上的天更加阴暗的厉害,如果再下场大雨,我们的车子不但过不去,而且还会不断有塌方,不要说车子堵一下午,就是堵上几天也很难说,急切的心情变得有些烦燥不安,我和司机商量了一下,决定,趁大雨刚有些停还没有下来,决定冲过去,到了塌方跟前时,又被人拦住,于是,我们下来和他们商量,出了事我们自己负责,就这样,车子绕着山道,在被水淹的泥洼路段,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前行,眼看车轮已被水淹没,车上的人都很紧张,终于上了一段泥泞的山坡,绕过了塌方地段,终于行驶上了公路,这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偏僻的山上,小小的县城,几处藏家的房子,零散而又整齐地座落在县城边上,雨还在下着,介绍我见大师的朋友,早已和次仁旺加取得了联系,车子停在一户极漂亮的藏式门院前,次仁旺加画师的家到了。
门牌上清楚地写着“希望北路8”极精致的院门上由红、绿、黄、蓝色彩笔绘着象征和谐吉祥的各种图案。这是一座两层小楼。从外观看,上下有五间房,干净整齐地座落在街上,是这条街上最漂亮的房子。
次仁旺加画师,早已在家门前恭候我们,我被主人请到了客厅,一位中年妇女,一边弓着腰微微向我点着头,一边将热腾腾的奶茶递到我的面前,待我坐定后,这时,我才注意到,厅正面一条长长的木柜上,右端供着几尊佛像,中间是画有释迦牟尼的唐卡,在客厅的左边墙上一面红色锦旗十分醒目。两面墙挂着几幅次仁旺加画师的唐卡,原本色彩鲜艳带有浓浓的藏式风格的客厅,加上大师的唐卡,使整个客厅充满了浓浓的藏文化艺术气息。
一杯茶喝下,心里暖暖的,我虽不懂唐卡艺术,但看到他家陈列的数幅精美的艺术珍品,大师一幅幅讲给我听,我深深地被大师高超的绘画艺术感染着。
次仁旺加老师又领我到了二楼画室,几位师傅正在作画,这是一间稍长型的屋子,尽里边正墙上,挂着三幅唐卡,一张方桌上摆放着一个像瓷壶形状的瓶子,瓷瓶上系着一条白色哈达,我想这个也一定有的它的寓意的。两边的条椅上,几位师傅先后顺序地依次盘腿坐着,眼前都放着已装钉好的木框画架,每个木框画架上都拴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被固定在墙上,师傅们都是一手扶画框,一手绘画。画的位置不同,有时也把画框放在腿上,不旦说画得如何,就是这盘腿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也是要有一定功夫的。
有人告诉我“唐卡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一个传统的画师,除了本身的兴趣和天分外,还必须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作为唐卡画师,首先要心静,万籁俱寂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身心充满佛祖。画师在下笔前,都要诵经。每一幅完整的唐卡,从画师下笔开始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讲述艺术故事的开始。
唐卡的绘制时间从三、四个月到一年、有的甚至花上十几年不等。其工笔精致严谨,艺术高超,气势磅礴,每幅画都融入了博大精深的西藏传统文化。
唐卡的选材到唐卡的绘制,都有完整的独特工序。就拿唐卡的材质来说吧,唐卡的选材好坏,直接决定了唐卡的品质。
在次仁旺加的画室里,我看到的都是用各种颜料绘制唐卡。据次仁旺加介绍,这些颜料都是采用天然成分;如珊瑚、玛瑙、青金石、以及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植物颜料,其颜色都比较纯正和厚实,且色泽强烈,醇厚艳丽,即便是历经上千年岁月了,其色泽也依然神采光亮的”。可别小瞧了,眼前的各种颜色涂料,次仁旺加说:“颜料的制作每一个画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们是萨迦派,要求色泽就要活泼鲜亮,而调配这种鲜亮的颜色,需要多次尝试的”。这些颜料不仅能充分表现唐卡所具有的个性鲜明的特点,还是独特的色彩语言载体。
我参观了画师的唐卡绘画工作室,里面有好几位画师正在绘画,从他们一丝不苟、精心绘制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制作唐卡是不件不容易的事,不像有些国画大师挥起墨来三下五除二,不到几分钟就是一幅国画。据他们介绍,我的唐卡制作要一年多才能绘制一幅,贵的唐卡数百万一幅。
触目到眼前的事物和人,心中对次仁旺加大师的多年来不断刻苦钻研唐卡艺术,为西藏唐卡艺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到由衷的敬佩,所以说他的荣誉很多,头衔也不少,这充分说明他的成就。
楼上的一台简易的织布机,让我感到十分好奇,次仁旺加的爱人正在织布机上操作,她看到我在为其拍摄显得不好意思,次仁旺加老师跟她说为我展示了操作过程,她高兴地向我点头微笑,轴线在她手中娴熟的不断穿梭于织布机上,随着织布机的一进一退,很快就织出几行美丽的条形图案。
这次拜访,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次仁旺加大师一家人的淳朴、和蔼可亲,他们平静的心态令我敬佩。
在他们的家里,我看到的除了精美的唐卡,还有供奉的几尊佛像外,并没有太多的豪华摆设,虽然他们因绘制唐卡收入很多,但他们生活俭朴,一心都扑在创造唐卡艺术事业上,我也为能为结识这位著名的唐卡大师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次仁旺加大师身上真正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人要简单,做事要高标准”。
眼看天色已晚,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为了赶路,我不得不向次仁旺加大师一家人道别。
至今回想起,这段难忘的拜访,仍然心情难以平静,有机会再去萨迦县,还要看望他们一家。
【喜欢我的原创西藏散文式摄影题材的朋友就关注我吧,让我带您走进美丽的西藏,感受雪域高原上那些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