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笑中带泪的星式喜剧《长江七号》

(2009-03-19 15:38:19)
标签:

杂谈


文:小智

人生苦短,三年,人生里能有几个三年?好久不见的周星驰,继2004年《功夫》之后,睽违三年,终於推出了新作《长江七号》。咱们的「星爷」就像是位苦行僧,好事多磨、细火慢熬出一部用心良苦的转型之作。这次微微收起了搞笑成份,笔锋一转,从夸张化的「功夫精神」,转变而成更加人性与动容的「父子之情」。

周星驰的作品之所以好笑、好看、感人,原因在於他的喜剧不只是毫无内容的搞笑式插科打诨,而是将焦点关注於人性的「良善层面」。起初主角极有可能不是那样讨好,但随著剧情推展,观众於是了解到主角内心终究还是「良善」的,是「温暖」的。人的生存、人的烦恼、人的幸福,以及人的尊严,都在周星驰的影片里表露无疑,不禁令观者联想起自己,联想起人生中曾经拥有过的经历,因而随著角色的笑容而噗嗤,随著角色的泪流而哭泣。周星驰的作品就是拥有这样的动容能量,又或者是说,出生贫寒的周星驰,他努力刻画著自己的人生,编织著属於自己的编导演三位一体之梦,而在他那充满自嘲的「星式童话」之中,也总会存在一位身处困苦环境之下,还能够心地善良,维持童心的角色。拥有这样能量的「大师」,一个世纪里能出现几人?不过,却也可以说咱们的周星驰,已然越来越有「默剧大师」卓别林(Charls Spencer Chaplin)的一代风范与气度了。 

回到作品本身。说实话,笔者在去年十二月初,首度看到了《长江七号》的预告片,当下就被它最后一句「你吃了摇头丸啦?」的台词给逗弄得喜孜孜。不过等今年一月初看到本片长版预告之时,却心想不妙,想说「怎麼会有这麼多特效?怎麼这个笑点这麼冷?」於是不禁替本片捏一把冷汗,深怕星爷的胃口越来越大,将特效越弄越多之后,反而削弱了影片的动人能量。不过等观赏完本片之后,著实松了一口气,暗忖原来是预告剪得有些冷,但影片本身却一点都不冷。 

《长江七号》比起周星驰其他作品,故事显得越来越简单,人物也越来越草根,情感表达更是朴素。不过,在以往周星驰电影里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特异功能、李小龙、星女郎、特殊角色,本片里头却一个都不缺。尤有甚者,是本片还融合了周星驰以往作品里的经典桥段,自嘲式地将它们在本片里发扬光大,正好似周星驰对著观众大声疾呼「你们还记得我其他作品吗?」 

在本片当中,笔者看到了周星驰的谦卑与慷慨。谦卑在於他的态度反映在作品本身,虽是夸大矫饰,但也愈显真情;慷慨在於他甘心把他的风采,让给影片里其他的角色,而屈居副位。这并非是他要身兼导演的缘故,不然《少林足球》或是《功夫》里就没他那样多的戏份了。事实是,这次周星驰除了将前文所谓的「特异功能」,让给了片中的外星生物「七仔」之外,更也慷慨地把自己「理应」要有的戏份,让给他现实生活中的乾女儿徐娇,让她女伴男装饰演片中的主角小狄,配合自然生动与活灵活现的演技,联手与七仔抢尽全片风采。 

不过呢,不让七仔与小狄专美於前,所有角色里最不容忽视的,还是全片的特殊角色:一位男扮女装的温柔恐龙妹美娇(韩永华饰演)。看到「她」体型壮硕,动作与声音却很娇嗲的反差模样,笔者已经无法克制地在影厅里笑到不能自己。 

可惜的是,反观本片饰演袁老师的「星女郎」张雨绮,她虽然比《功夫》里的黄圣依扮相更乾净、气质更清新,戏份也更多,但却彻底沦为全片最可惜的花瓶角色,演技得不到发挥,念白也略显青涩,且表情多少有些僵硬不自然。但除了可惜之外,笔者还是期待她日后会在徐克新作《女人不坏》当中,能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周星驰日前曾在访谈时对本片发表他的期望:「希望它是一部可以打动人心的作品,它可能令你发笑,也可能令你感动,也可能令你落泪。如果我能令观众落泪,我会十分高兴。」这段话,不禁令笔者想起之前曾在课堂上听讲师说过「成功的喜剧,是笑中带泪的戏剧」这样的定义。周星驰你确实成功了!让笔者在观影时落下了一行清泪,但却也在落泪过后的下一秒钟破涕而笑。被咱们星爷成功操弄了情绪,笔者心理多少有些不甘,却也十分佩服他的功力。 

《长江七号》有著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也有幽默而具亲切感的小人物,种种要素都令这部电影颇具感染能力。也因为影片将成人世界引入童心维度,於是观众从幼到老各个适用。又或许,真的就像周星驰在预告中所说的:过年就是要看《长江七号》的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